回到頂端
|||

設計師跨域深研AI 房元凱勇奪輝達GTC論文雙入選發表

台灣產經新聞網/我為人人創意有限公司 2024.06.05 00:00
新聞圖片

在台掀起一波熱潮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帶領全球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尤其輝達每年舉辦的GTCGPU技術大會)更是全球矚目的AI科技盛會,光是今年第五屆參與人數多達30多萬人次。除黃仁勳的主題演講經常成為業界趨勢指引,更是AmazonDELLGoogleMicrosoft等科技巨頭的AI火力展示。但除產業影響力外,GTC更遴選來自全球共82AI研究論文,其中來自台灣清華大學博士候選人房元凱在AI研發應用空間設計方面取得創新,以論文「SPSANet」與「Constructing 3D Furniture Models from Single Image with 2D Part Segmentation」的兩篇論文脫穎而出,雙雙入選大會的論文徵選,揭示AI在空間設計領域的發展。

 首次投稿兩篇論文就能雙入選,房元凱坦言自己受寵若驚,做為年屆半百才踏入AI領域的博士候選人來說,更是莫大的鼓舞。尤其能親自飛到美國聖荷西參加全球頂尖AI會議。在為期五天的盛會上發表自己四年來的開發與研究心得,還能現場聆聽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演講,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體驗,期待能持續在建築跟室內設計領域導入AI應用,進行產業創新。

  入選GTC的全球AI論文發表,房元凱的「SPSANet - A Network used for Part Segmentation in Semantic Understanding」,主要是深度學習影像分割的技術開發,為一可用於語義理解的部件分割網路模型,利用自創的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模型,能自動辨識並分割物體的各個部件,例如椅子的椅墊、椅背、扶手及椅腳並且作重組變換的應用。

  至於房元凱以第二作者身分投稿的「Constructing 3D Furniture Models from Single Image with 2D Part Segmentation」,則是在部件分割模型的基礎上,透過多種函數將2D部件進一步轉換為3D立體部件,並自動組合成為完整的3D物件,房元凱解釋「也就是說,僅需單張影像,經由AI分割與計算後,就能自動生成3D模型,這能大幅減少室內設計的建模時間,對於繪圖、設計以及建築領域有相當大的裨益。」

  房元凱觀察到,電腦視覺領域的入選論文多半是醫學影像的AI技術開發,而他的兩篇論文是唯一針對空間設計產業的AI應用研究,因此吸引全球知名渲染軟體V-rayEnscape開發商「Chaos」極大興趣,現場互動頻繁,顯示論文具備未來商業化的市場價值。尤其黃仁勳已公開表示輝達布局GPU平台服務策略的決心,將未來各行各業所需的客製化機器助理由輝達提供,機器學習訓練將成為各公司的AI顧問。可見未來,AI硬體供應鏈和軟體端都將出現巨大的進展,加速人工智慧邁向泛用性時代。

   房元凱表示,COMPUTEX TAIPEI幾乎科技大咖全到齊,用行動宣示台灣硬體產業地位,其中黃仁勳更盛讚台灣已處於AI中心點,確立「全球重點在AIAI重鎮在台灣」的不敗地位。但除了在產業供應鏈的硬實力之外,根據英國新聞媒體《Tortoise Media》公布 2023 年「全球 AI 指數」排名,台灣僅排名第 26,其中台灣的政策環境項目排第 52 名、政府策略排第 42 名、商業排第 33 名,可以看出還有很大的追趕空間。因此期望能繼續做為設計藝術與資訊科技的橋樑,擁抱AI讓設計領域也能掀起新革命。

房元凱在台灣建築照明與室內設計領域創業超過20年,是德國 IF 設計大獎、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 以及歐美亞等全球重要設計獎項的常勝軍。但他看見產業困境,因此為讓設計工作者能透過AI協助設計縮短人時成本,提高與需求方的溝通共識,讓設計工作者專注於思考創意以有別於機器的功能,因此一向勇於跨界挑戰的房元凱轉進科技領域,五年前報考就讀清大電機資訊工程學院博士班,開始學寫程式,在清大教授李哲榮的鼓勵下投稿兩篇論文,沒想到竟有幸能與世界名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知名研究機構學者同台,兩篇論文雙雙入選給予極大肯定。房元凱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在AI軟體開發上應用在各產業面的努力,也將會成為輝達AI隊的重要成員,徹底打下台灣在全球AI產業不可撼動的地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