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財政收支劃分法》25年未修!藍白提案修法 綠轟圖利自家人

品觀點/記者 凌君浩 2024.06.04 11:50

《財政收支劃分法》超過25年未修,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本周審查財劃分法修正草案,目前有國民黨團、民眾黨團或立委共提14案,民進黨立委也有提案,但尚未有行政院版本,民進黨批評藍白的法案只是圖利自己人的「搶錢法案」,主張再多開幾場公聽會,把話講清楚,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說「願意討論」。

《財政收支劃分法》自1999年迄今未再修正,立院財委會5日舉行公聽會,將邀地方首長出席說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羅明才邀請「認為有缺錢」的縣市上台,全台有17縣市都表態爭取預算,合計2575億元;未上台表態的縣市則有高雄市、嘉義縣、台東縣、屏東縣、彰化縣,藍綠皆有。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指出,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各地方政府的預算缺口約560億。根據國民黨團提案,地方會從中央搶超過5000億,民眾黨則要搶約3000億,若釋出這麼多財源,再加上國民黨花東交通建設三案超過2兆元,政府預算怎麼編?

郭國文質疑「藍白法案的共通點就是要圖利自己人」,藍白若希望擺脫搶錢法案的罪名,就把地方財政四法財劃法、地方制度法、地方稅法通則、公債法共同納入討論。

柯建銘則表示,民進黨團主張再多開幾場公聽會,尤其每個縣市財政局長都要來,因為六都和非六都的意見一定不一樣,多開幾次,大家好好談。

國民黨團書記長洪孟楷指出,過去賴清德總統、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都支持修正財劃法,當時還用「嗷嗷待哺嬰兒,媽媽看著米缸無米束手無策」來形容。財劃法修法刻不容緩,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曾提過要修財劃法,如今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高雄市也支持修法,呼籲民進黨不要換位置就換腦袋。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財劃法修正迫在眉睫,行政院裝睡卻叫不醒?」25年來,公務人員加薪、社福政策與日俱增,地方政府更承擔著國土規劃、城市發展、都市轉型、淨零碳排等重任,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也逐年膨脹。但攸關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財劃法,卻停留在上個世紀。舊有的財政規劃,如何承擔起新世紀的挑戰?

李彥秀說。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曾分別在2011年與2014年表態地方基本財政結構不佳,財劃法修法卻遙遙無期;賴市長高昇行政院長後,則在2017年允諾「希望在今年提出『財政收支劃分法』行政院版本草案,與立法院討論,給予地方政府更多經費運用」。難道賴總統要打臉過去的賴市長,要成為昨是今非的賴皮鬼嗎?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表示,每次中央拍板讓軍公教加薪,但中央只補助第一年,之後就要請各地方政府想辦法,但地方政府錢要從哪來,又得再看中央政府臉色,這就是為何要修財劃法。

對此,行政院長卓榮表示,很清楚地方政府經營上的問題與心情,而中央和地方始終要保持合作的關係,不是包圍,所以「願意討論」,但一定要站在中央地方互補、互相支撐的原理下,才不會產生地方落差及建設上的不足。

事實上,財劃法自1999年修訂後,迄今25年未修。當時為配合精省而公布施行的地方制度法,已經修正14次,確立目前「六都16縣市」的行政區劃;財劃法卻仍停留在精省時「二都22縣市」的局面。

過去25年來,執政當局曾多次提出財劃法修正,終因各級政府利益分配擺不平導致未能修法。最關鍵因素就是中央被要求釋出財源,改善「集權、集錢」現象,如此必然稀釋中央的「錢、權」,中央不賣力修法可以理解。至於地方間的利益衝突與矛盾,在於統籌稅款的分配方式,一直缺乏兼具效率及公平的作法,無法滿足各縣市之財政需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