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全國唯一社教館6/3換舵手 蔣勳「金剛經」講座歡送沈坤佑館長

台灣好報/ 2024.05.31 10:26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全國唯一的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即將於6月3日人事異動,帶領團隊打出『公部門服務業』口碑的經營者沈坤佑館長,即將於6月2日退休,轉換戰場,耕耘友善農業。

從2009年蔣勳老師蒞臨高市社教館首場演講開始,迄今已達26場,社教館團隊因為蔣勳老師啟發而翻轉服務理念,讓社教館演藝廳成為蔣勳老師最喜歡講演場地。15年來,每年蒞館分享美學、古典詩詞、西方藝術及池上人文等,這是高雄市民的福氣。蔣勳老師已經不接演講,為感謝樸實且熱心的沈館長及團隊,特別安排在沈館長最後上班日5月31日(五)晚上,以「金剛經」為題,將第27場講座作為沈館長退休禮物。講座雖然安排在週五晚上,仍吸引1200名市民搶報網路名額,到場聆聽這一場別具意義的講座。一起為沈館長27年來在社教館的付出,獻上滿滿祝福!

高雄市立社教館遷移到小港即將滿30年,在沈館長積極熱誠、廣結善緣的27年努力下,已成為南高雄最重要的藝文休閒機構。歷經全國各社教館轉型,已成為全國唯一的市立社會教育館。沈館長表示,能把人生精華奉獻給社教館5公頃這片福田,並讓市民享受清新綠地及藝文薰陶,是個人福氣,將把這份福氣,帶回萬丹老家,繼續友善耕作,貼近大自然,成就更精彩的人生下半場。沈坤佑館長表示,從民國86年任職社教館以來,歷任組員、組長、秘書、督學、館長,從基層到首長,一路走來均以民眾需求為依歸,隨時在構思如何營造貼近民眾需求的設施及活動。從園區景觀改造貼近與社區對話、劇場改造成為大型展演主場地、舉辦青少年大型活動建立全國知名度、每週舉辦各系列定期性活動吸引鐵粉參與,甚至將服務觸角擴及到本市偏鄉,社教館已經成為高雄市最熱門的公務機構之一,每年蒞館人次超過130萬,成效亮眼。

突破公務窠臼,廣結善緣,一直是社教館團隊核心價值,在沒有活動預算的劣勢下,沈館長以自助人助的積極態度,廣開課程及完善場地租借服務,以服務業精神創造市庫收入,全年預算自償率將近20%,在公部門誠屬難得。此外積極尋求民間資源贊助活動,在零預算的窘境下,依然全年舉辦190場活動,從98年第一筆10萬元贊助款開始,迄今贊助總金額已超過3000萬元,熱心企業的善舉,成為社教館最重要的養分。沈館長嚴謹的督導同仁,務必將每筆善款的效益發揮到極致,以一場又一場市民肯定的活動,回饋企業老闆對團隊的信任。就是這嚴謹看待每一筆贊助款的態度,不僅獲得企業肯定,贊助不中斷,而且因帶給市民幸福感,獲得滿滿的感謝,「企業贊助及市民感謝」,成為團隊持續打拼的原動力。

從小在萬丹農村長大的沈館長,農作是唯一工作,尤其是寒暑假及例假日,更是全程協助父母秧苗育苗場的粗重搬運。父母親不畏寒暑,為孩子教育而勤奮農作的精神,深深影響著青少年時期的沈館長,鄉下孩子的謙虛、強壯的體魄與堅毅不怕苦的個性,從基層承辦人一路當上館長,個性的特質成為公務職場的最佳競爭力。

放下耕耘27年的社教館,沈館長表示內心當然不捨,但父親已從事耕作70年,84歲老農,即使因紅豆栽培而獲得全國十大傑出農民,且以萬丹「福來伯」紅豆稱號享譽全國,並成為主婦聯盟供應小農,但歲月刻蝕年邁老軀,已漸力不從心,沈館長更不捨父親因年邁而必須放棄鍾愛一生的農耕產業,因此,在2年前就決定提早退休,並利用公餘空檔積極協助粗重農作,藉由登山、跑馬及背水上柴山,培養農作所需體力,沈館長表示有信心可以協助父親賡續產業,並無縫接軌承作,創造自己另一個充滿活力親近大自然的志業。

高雄市立社教館的招牌已擦亮,沈館長在退休前夕,祝福社教館越來越蓬勃,期盼優質且熱誠的團隊,在代理館長劉靜文及專業細心的黃秀芬秘書帶領下,持續推動館務,為高雄市民提供最有溫度的休閒藝文社教服務。(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