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兒童劇《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 看見藝術教育的力量

觀傳媒/ 2024.05.30 18:19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AI教父黃仁勳曾在受訪中表示「人類工作不會因 AI 而消失」,正因為人類有機器無法取代的「判斷力」,而判斷力正是問題解決的關鍵能力。面對AI大浪席捲,資深劇場人溫慧玟老師帶領勾勾手合作社兒童劇團,將台灣主流歡樂、輕鬆的兒童戲劇,加入哲學、生命探索的脈絡。6月1日至16日於臺北水源劇場演出,邀請親子來一趟屬於自己的長大冒險!

溫慧玟近年因協助屏東大成國小成功轉型,讓面臨廢校危機的偏鄉小學搖身成為全台第一所公立藝術實驗小學。溫慧玟看見藝術教育的力量,正直接影響未來人才的培養,於是決心以多年在雲門教室擔任執行長的經驗成立「勾勾手合作社」,並推展「藝術玩伴計畫」,希望將藝術深耕至教育現場,讓藝術不只好玩,更具有哲思素養的意義能夠體現在孩子的生命裡,逐漸茁壯成為幼苗思考與判斷的枝幹,開啟超越AI人工智慧的超智慧。

勾勾手合作社的「藝術玩伴計畫」是個結合劇場、學校以及社會的三方計畫,首階段與偏鄉學校合作,安排教師參與藝術教育研習,安排學生進戲院觀賞戲劇,演後安排工作坊讓孩子們與藝術家、戲劇家面對面展開對話,讓看表演不只落於放煙火式的活動,而是將看表演轉化為體驗式教學,深化孩子沈浸藝術作品的生命經驗,成為學習場域的日常。

「藝術玩伴計畫」去年已成功完成1、2號計畫共28場演出,超過3500位觀眾走進劇場,串連了30所以上偏遠地區學校,舉辦10場以上的師培工作坊,碰撞超過200人次的現場教師。今年勾勾手合作社更串聯倍數以上的學校,期待更多孩子感受藝術滋養,長出別人拿不走的新芽。

藝術玩伴計畫1號《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繼去年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演出後廣受好評後,再度於今年的春夏迎來巡迴演出。由臺北兒藝節金獎常勝軍吳彥霆擔任創作劇本、沈浸式劇場能手孫唯真執導,以同理心出發,轉換視角,重新看待孩子面對長大的期待、擔憂、興奮、失落與獲得。

《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的主角諾諾是一個抗拒長大的孩子,在想像朋友培根小姐的帶領下,來到了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進行冒險,遇到了許多小怪物與大魔王,並從中看見身邊已長大的朋友各自成為了不一樣的「大人」。「謝謝勾勾手合作社這個作品讓22歲的我重新思考長大的意義」、「故事情節很吸引人」、「謝謝你們創作了這部值得孩子去思考的作品」這些去年觀眾的深刻回饋,讓《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今年不只在臺南再度搬演,更首度來到臺北,期盼能讓更多大人小孩一起進到劇場感受教育與想像力馳騁的可能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