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女性十大死因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二,僅次於癌症。由於女性荷爾蒙保護,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比男性低,但停經後, 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肪致病危險因子驟升,導致停經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驟增,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時較常出現非典型的症狀,例如:噁心、心悸、腹痛、疲勞,而不是男性常見的胸痛。因此更容易被誤診,導致延遲治療及較高的死亡率。
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成立「女性心臟特別門診」,此為約診或轉介門診形式,藉由跨團隊如婦產部及周邊婦產科診所(高風險妊娠)、乳癌及婦癌團隊、過敏免疫風濕科…等合作,疾病對象包括:孕婦、產婦、風濕免疫疾病、女性婦癌及乳癌…等,將為台灣首項針對女性心臟疾病為主的特別門診。及早偵測女性心臟疾病的潛在風險因素,提升女性患者的照護品質。
30歲李小姐,過去沒有慢性病史,第一胎產後四個月哺乳中, 在一次與家人談話時,突然失去意識,丈夫現場為病人施行CPR急救,救護車人員到現場AED顯示致命性心律不整,予以電擊整流後,持續急救送至亞東醫院。回顧病人過去數月長期心悸及活動較喘,自覺是產後的一般變化,無因此就醫,病人急救後清醒,診斷可能是周產期心肌病變,抑或原本存在擴張性心肌病變導致的低左心室射出分率心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病人在放置體內去顫器後平安出院。
隨著女性生產高齡化以及生育率下降,美國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統計,女性生產的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6週內,根據美國醫學會回溯性研究,死亡個案分析中,有24% 心因性死亡是可以避免。
為什麼孕婦心血管疾病不易被察覺呢?
主因是孕婦為供應胎兒循環血容量增加30-50%,其中血漿較多,血比容因此下降約7%造成妊娠生理貧血,同時心臟負荷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跳速度增加15下/分鐘,導致孕婦容易喘、心悸、水腫、聽診常可出現心雜音及心衰特有的第三心音,以致於病人及醫療人員不易察覺本身心血管疾病症狀變化,因此婦產科醫學會今年會推動「適切化產後照顧議題」,將高風險心血管疾病列入目前有14次的產前檢查。希望多新增三次產後例行檢查,並有國家給付。並設計問卷表單,能快速有效篩檢出高風險患者轉介至心臟科門診,達到即時監控,早期治療的目的。
心血管疾病和乳癌與女性之關聯性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而心血管疾病在女性的死亡率偏高,這兩組疾病群又有共同的危險因子,例如:抽菸、肥胖等。而乳癌的化療藥物有些具有心臟毒性,與心臟同側放射治療亦可能導致心肌病變及心臟擴大,常常需要在癌症治療期間,密集監測心臟功能才能得以早期診斷。
自體免疫疾病易發生早發性心血管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發炎,加速血管壁粥狀動脈硬化,加上類固醇藥物導致血脂偏高,易發生早發性心血管疾病,而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好發於年輕女性,導致心血管死亡率較一般同齡族群高。抗磷脂質症候群則易形成血栓而有肺栓塞、下肢靜脈栓塞等嚴重併發症。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硬皮症、紅斑性狼瘡、混合性疾病組織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續發肺動脈高壓的機率約5-10%,肺動脈高壓在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危及生命,不得不提早察覺與診治。
結論
現代醫療因疾病複雜、病人需求多元化、醫學治療策略日趨複雜 ,為提升看診品質與縮短病患等待時間,目前依照各科需求採用約診制,期望跨團隊合作打造更符合全人醫療的目的。
【延伸閱讀】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天熱火氣大,頭痛、血壓高,喝菊花茶能緩解?吳明珠中醫師:3類人適合喝菊花茶
黑寶石桑葚強化免疫、防便祕!尤偉銘營養師:這「3種人」聰明吃桑葚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941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