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屏東海生館響應!世界海洋日活動 端午連假號召遊客齊來淨灘

旅奇傳媒/ 2024.05.27 09:15

屏東海生館響應!世界海洋日活動 端午連假號召遊客齊來淨灘

往年淨灘資料照片。 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聯合國將6/8訂為「世界海洋日」,為喚醒人們對於海洋認識、保護及永續利用,了解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並慎重審視目前海洋生態面臨的問題,屏東海生館邀請民眾6/8入館響應「世界海洋日」,激發為海洋盡一份力的行動力。

世界海洋日當天將舉辦一系列精采且寓教於樂的活動:一起彎下腰撿海漂垃圾的「淨灘活動」、「闖關科教活動」帶民眾認識人造漁具如何危害海洋生態、「趣味DIY」一起親手製作環保小工具,更邀請研究海洋、古生物學識多年的李世緯教授舉辦「鯨之生—深海食物鏈」講座,帶遊客認識「鯨落」對海洋生態的意義。搭配世界海洋日活動,海生館當天也將可下潛至深海的水下無人載具 ROV 移至現場,提供遊客體驗水下探勘的嶄新探索。

新聞圖片▲預約報名參加淨灘活動就贈送海生館限定帽子。 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聯合國公布2024年世界海洋日主題為「喚醒新深度 Awaken New Depths」,強調我們沒有時間「眼不見為淨」,亟需改變自己與海洋的關係,我們必須喚醒新深度。為此屏東海生館於6/8世界海洋日當天09:00-11:00舉行「淨化行動」,號召所有喜愛海洋、有興趣的民眾一同淨灘,活動過程中蒐集的垃圾將於上岸後分類,接著由解說員帶民眾認識何謂「海漂垃圾」,深刻理解日常做好垃圾分類和減量的重要性。本次淨灘活動採線上預約及現場免費報名,但當日需另購票入館。活動結束時,海生館加碼贈送每位參加者獨家海洋生物杯墊及海生館限定帽子,名額限80位,額滿為止!海生館邀民眾相約親朋好友還給海灘一個乾淨的環境,親自彎下腰撿垃圾,用具體行動拾起未來看見海洋生機盎然的希望。

新聞圖片▲預約報名參加海洋講座就贈送玻璃吸管一組。 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適逢端午連續假期第一天,屏東海生館於世界海洋日當天舉辦多項活動適合全家大小共同體驗,利用輕鬆有趣的方式使民眾深刻認識海洋廢棄物的危害,以及如何回收且有效再利用。本次活動邀請海洋保育署—海廢再生聯盟、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聯合推出趣味DIY等多項設施,展示轉廢為金的神奇之處,希望經由簡單的互動,在每人心中種下環境保育的種子。包括使用寶特瓶回收變出新花樣的風鈴及拉鍊小背包,與可重複使用的蜜蠟布代替一次性塑膠。屏東海生館更於現場架設水下環景 VR、水下無人載具 ROV 讓民眾體驗水下探勘和採樣過程。以及珊瑚礁 3D 列印彩繪體驗,透過不同特性的樹脂,利用 3D 光固化列印機製作符合實際生物間不同軟硬程度,模型更顯真實。

深受民眾喜愛的科教活動也加碼推出當日限定闖關活動,不僅要透過顯微鏡觀察浮游生物,也帶民眾體驗當海洋生物被廢棄漁網纏住時造成的困擾,並教導民眾鯨豚擱淺時正確的處理方式,非常適合親子同樂。今年海生館最吸睛的藍鯨骨骼標本展正下方,更舉辦「鯨之生—深海食物鏈」講座,邀請研究海洋、古生物學識多年,也曾參與藍鯨骨骼標本部分處理過程的李世緯教授,共同探討鯨魚一生直至「鯨落」對海洋生態的意義。本次講座採線上預約免費報名,但當日需另購票入館,並贈送每位參加者環保玻璃吸管一組,名額限50位,額滿為止。

新聞圖片 ▲手作DIY及教具。 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海洋維繫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然而我們卻對浩瀚的海洋知之甚少,甚至對海洋嚴峻現狀心知肚明,仍然在全球各地隨處可見持續對海洋生態做出的破壞行為。屏東海生館於平常時段館內就有許多富含教育意義、有趣的活動,更希望藉由世界海洋日,將保護海洋生態的觀念深入你我日常生活中,進而讓「保育」與民眾更加零距離。

新聞圖片▲科教活動「尋找小精靈」。 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