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靈鷲山推動靈性生態理念 跨國跨界跨領域響應

中央社/ 2024.05.27 09:2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27 09:27:10)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議題日趨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本著修行人的慈悲,近年積極倡議「靈性生態」理念,在全球各地奔波出席國際生態會議,發表演說或帶領禪修體驗,並透過活動、閉關、法會、展覽、論壇等不同形式,串聯各界從心出發,獲得跨宗教、跨領域認同,期盼能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面對地球不平安的現狀,心道法師將博大精深的佛法智慧結合悟道所得,剖析目前最大的生態危機是氣候異常,根源是靈性出了問題,也就是貪、瞋、癡、慢、疑「五毒」,影響地、水、火、風、空的生態系統。

從世界宗教博物館 到生命和平大學

「唯有地球生態永續,人類才能夠永續。」心道法師說,人類和自然環境是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生命共同體,彼此是平等、分享的夥伴關係,深切期盼大家做到「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共同成就分享的世界」。20多年前,他在台灣設立跨宗教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連結不同信仰,推動和平。現在在緬甸籌建生命和平大學,從教育著手,培育優秀人才解決問題,並推動「靈性覺醒運動」,串聯各領域一起用靈性的智慧和愛守護生態。

「人類一定要覺醒,否則逃不了毀滅性的浩劫。」他急切呼喚人心覺醒向善,並明確指出解決之道,是要回到本來清淨無染的「識」,所以要看心、找心、安心,回歸真心。禪修是轉化內在讓心和平的方法,透過他實證苦修歸納出四步驟「平安禪」,這個方便法門簡單易學,從根本做起,達到地球生態的共善、共治與共好,讓地球平安。

靈性即生態 打造地球永續共存力量

除了將靈鷲山打造為一座自然的生態博物館,定期邀請學者專家推出與大自然互動的系列「生態教育營」;長期發起淨灘、種樹活動,並與國際團隊合作力推青少年環保教育,透過影像創作為海洋發聲,培養愛地球的環保尖兵;世界宗教博物館也推出「山海天人:我在自然裡」特展,7月5 、6日要舉辦的回佛對談,將邀跨宗教代表,與科學家進行靈性與科學的對話,一起探討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

心道法師在多場國際活動發聲,包括:2021年在梵諦岡舉辦的「信仰與科學:邁向COP26會議」、2022年主辦「面對我們的全球生態危機一宗教、靈性與科學的對話」、受邀出席2023年在阿布逹比的「全球信仰領袖高峰會」、2024年在香港大學辦理「心道法師與您談心、找心、安心~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演講會等,這份為地球平安、世界和平的悲心願力,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圖說1,在香港大學舉辦「心道法師與您談心、找心、安心~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演講會。(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圖2,「心道法師與您談心、找心、安心~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演講會,由「音樂禪」開場。(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圖3,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受邀出席2023年在阿布逹比的「全球信仰領袖高峰會」。(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圖4,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與跨宗教領袖合影。(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圖5,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倡議「靈性生態」理念。(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