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同婚合法5週年,逾7成受訪者支持「同性伴侶」適用人工生殖!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05.23 10:57

5月24日為台灣同婚合法5周年,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今年三到五月特別針對「《人工生殖法》修法」進行意見調查,共蒐集1,318份問卷,首次公布調查結果,超過8成受訪者支持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科技、72%支持開放「同性伴侶」適用人工生殖、75%支持建立在完善法規與配套措施下開放代理孕母。

43歲服飾業創辦人紫綸,本月初與另一半雖喜獲麟兒,卻不禁感嘆海外求子的不容易。(圖片提供/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

43歲服飾業創辦人紫綸,本月初與另一半雖喜獲麟兒,卻不禁感嘆海外求子的不容易。(圖片提供/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

《人工生殖法》修法討論許久,今年歷經2次國健署公聽會、1場立法院公聽會後,日前國健署公布「人工生殖法草案」,草案增列代理孕母、受術配偶及受術未婚女性。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醫師表示,「這次的修法草案是有人性、有溫度的,終能為更多人開放一條『生路』!如今看到修法有新進展,站在醫界的立場樂見其成!」

同婚合法週年,擁有下一代仍困難重重?

5月24日適逢同婚合法5周年,依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公布「113年性別平等觀念電話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性別平等觀念逐年提升,其中有 69.1% 民眾認同同性伴侶應享有合法結婚權利。然而目前《人工生殖法》僅限異性夫妻,且任一方罹患不孕症才能使用。嚴苛的法規,導致單身女性或同性伴侶無法透過人工生殖來生育下一代。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醫師表示,「這次的修法草案是有人性、有溫度的,終能為更多人開放一條『生路』!如今看到修法有新進展,站在醫界的立場樂見其成!」(圖片提供/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醫師表示,「這次的修法草案是有人性、有溫度的,終能為更多人開放一條『生路』!如今看到修法有新進展,站在醫界的立場樂見其成!」(圖片提供/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

身為同志的紫綸表示「同婚雖然已合法,但是卻不能生子成家,同婚似乎只是一種『交代』。」此次TFC針對《人工生殖法》修法意見調查問卷發現, 72%填寫問卷民眾支持開放「同性伴侶」適用人工生殖,其中93%認為「同性婚姻已合法,應給予平等生育權」以及68%認為「台灣生殖技術優異,國人不應承擔風險至國外完成療程」。

現年43歲服飾業創辦人紫綸,本月初與另一半雖喜獲麟兒,卻不禁感嘆海外求子的不容易,為了能夠與另一伴擁有孩子,只好冒著風險求孕,過程往返美國多趟,需克服資訊不透明和龐大的經濟負擔,「我們飛一趟就是80-150萬起跳,而且還不一定會成功。我是真的很羨慕異性戀求子相對簡單。期待台灣盡快開放同志使用人工生殖,讓更多同志伴侶不必承擔至海外就診風險。」紫綸也分享,即便現行法律未通過,同志朋友想擁有寶寶的決心也不會改變,無法獲得台灣良好的醫療品質與照顧屬實可惜。最後紫綸也分享,雖然她不是生母,但是整個求子過程都是和另一半共同面對,對她而言,自己就是孩子的「父親」。

35歲罹患子宮內膜癌無法生育,代理孕母助圓生子夢

爭議20餘年,近日國健署預告修正《人工生殖法》草案,擬開放代理孕母,但禁止商業目的,代孕條件為設籍台灣、年滿20至40歲、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者,終身一次活產為限。TFC臺北婦產科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表示,「請立法院盡速通過修法,因為我們很多病人已經等了40年,從青春期發現沒子宮,期待透過代理孕母生三個,結果現在都等到更年期了。」

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秘書長暨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彦秉醫師指出,先天無子宮、子宮有嚴重問題等無法生育的患者,代理孕母是他們唯一的解決之道。何醫師分享,曾遇過一名35歲患者,因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雖保留了卵巢卻必需切除子宮,終生無法生育。最後選擇至烏克蘭尋求代理孕母的協助,才能一圓生子夢。

據此次調查顯示,75%的受訪者支持建立完善法規與配套措施下開放代理孕母,讓天生或因疾病無法生育者,也可以成為母親。而調查中,反對代理孕母的主要原因仍是擔心女性權益被剝削、存有子宮販賣等疑慮。何醫師表示「保障和極大化各群體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正義,在不違反善良風俗且有完善法規制度之前提,才能同時保護代理孕母的權益與不孕症患者的生育權。」

調查方法說明:此次調查由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在2024年3月8日至5月13日期間進行。調查採用線上問卷方式,針對《人工生殖法》修法進行意見蒐集,共計回收1318份有效問卷。調查對象涵蓋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受訪者。這些數據的蒐集和分析,僅為修法提供民意參考依據。

【延伸閱讀】

季節轉換皮膚粗糙乾燥、敏感怎麼救?林哲暘醫師推5大食物,吃出水噹噹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頭暈是真地震?假地震?吳宛容中醫師:5招舒緩「地震後頭暈症候群」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4/941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