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專欄】感謝上帝,我雖老了還能服侍弱小兄弟

銳傳媒/陳永興 2024.05.21 17:35

65歲時,我從聖母醫院退休,不再從事醫療的工作。我選擇了辦報的媒體工作(創辦了網路媒體民報),因為我覺得台灣的媒體品質有待提升,而自己從學生時代投入爭取言論自由的民主運動,也曾因主辦學生刊物差點被退學,出社會後參與許多黨外雜誌常被查禁,也曾主持台灣文藝,也在報章雜誌寫過不少文章出過不少書,所以選擇文字工作當作退休後繼續奉獻台灣社會的事工,是我的理想也是繼續年輕時候未完成的夢!

另一方面,我參與了花蓮門諾基金會董事會的事工,做了九年終於今年任滿可卸下任務。這些年幫忙基金會募款從事花東地區偏鄉老人的長照,我們設立了日照中心、工作站、輔具服務中心、早療中心,也為獨居老人送餐、接送老人到醫院洗腎、復健、取藥,也到宅為老人沐浴、清潔、打掃、整理住家,聘請了不少照服員、社工、護理人員、司機和行政人員,照顧了不少偏鄉長者。九年的事工讓我體會台灣的長照服務越來越多的需求,也發現政府和許多社福團體開始投入照顧老人的工作,真的覺得自己退休後,還能加入志工的行列充滿了幸福和感恩。

但我萬萬沒想到今年3月起,我必須重新回到精神醫療的工作崗位,到醫院去照顧住院精神病人,每天查房、看診、開個案和病例討論會。每天面對新住院病人和家屬的問題,每天處理病人的用藥、睡眠、胃口、血壓、心跳、血糖、身體不適、心理困擾、情緒低落、自殺念頭、幻聽、妄想甚至藥物濫用、酒精成癮、毒品、暴力攻擊、破壞行為,這些我四、五十年前剛做精神科醫師時必須處理的問題!我已經74歲了,我十年沒有進醫院從事醫療工作,怎麼變成全台灣最老的住院醫師,真的每天從早忙到晚做的就是住院醫師最根本的臨床工作!

話說半年前我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帶了一位我完全不認識的年輕人來找我,原來是屏東某一家私立精神科醫院的負責人,要來拜託我幫忙他們找看看有沒有年輕精神科醫師去工作?我當時直接反應想說現在全台灣已有超過2000位精神科專科醫師,怎麼會找不到人去(當年我做精神科時全台灣不到100位,我是第44位精神科專科醫師),所以我就很自信的告訴他們沒問題,我來幫你們問看看,一定能找到人。沒想到找了半年,動用我在精神醫學界的關係人脈,竟然找不到人願意去精神科醫院工作(這醫院有200床住院病人,私立醫院當然沒有住院醫師,所以主治醫師也得照顧住院病人,也得值班)。原來現在年輕醫師都跑去開診所,只要看門診,不願意晚上還要值班照顧住院病人,否則就是留在大醫院(醫學中心或專科教學醫院,至少有住院醫師可值班)。我甚至去拜託以前我做過院長的高雄凱旋醫院,請他們鼓勵年輕主治醫師來服務也可擔任院長,但怎麼拜託也找不到人!這下子可慘了,到了今年2月底,這家醫院原來只有四位醫師竟然又走了兩個,接下來半年內又要醫院評鑒,眼見醫院就要垮了,我只好硬著頭皮救急當救火隊長,跳下火坑去幹院長兼住院醫師了!

就這樣,從今年3月1日起,我每天一大早出門,在八八公路從高雄經屏東鄉下開車約1小時的路程,去到醫院就進病房,我每天查房大約40位住院病人(每週四次查房),和病人會談後立即交代醫助調整醫囑,改藥或是解決護理人員的難題,或是請社工聯絡家屬,或是照會職能治療師和心理師協助病人。中午時間吃便當主持行政會議或與院內主管討論如何準備評鑑,改善醫院環境或規劃未來院務發展;下午2點看門診,幾乎每診看20位左右病人,大約要收4至5位新住院病人,有時還有119送來要強制住院的躁動病人,下診之後趕快再進病房處理新病人的醫令和用藥,交代病房注意事項。每天忙到下班又要一小時車程(塞車時不止),回到家大概都說不出話,趕緊洗澡,吃完晚餐就倒頭大睡,因為真的老了,體力大不如前,真的會累了!

因為這樣我停掉了台北所有的活動,也和許多來往的團體說我請假半年,無法參加往日的聚會,我在台北的朋友都半信半疑說:「怎麼可能你還能照顧住院病人?是不是自己精神出問題了?這把年紀了不要開玩笑好不好?」我真的有口難言笑不出來!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聖經記載耶穌說凡做在弱小兄弟身上的就是做在我身上!」

耶穌教導門徒時說你們照顧那些弱小的兄弟,就是服事我!我每天早上起床時向上帝禱告:「主啊!感謝您讓我在74歲年老時還有體力和腦力,去照顧沒有人要照顧的精神病人。求您賜給我健康的身體和沒有退化的大腦,讓我還能每天照顧病人。阿們!」我知道這是上帝的恩典,讓我這麼老了還做45年前住院醫師時所做的工作,我盼望自己帶給病人、家屬和工作同仁新的希望,也祈禱上帝帶領年輕醫師願意投入照顧精神病人的行列,讓我能早日結束住院醫師的繁重工作,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