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浪漫臺三線」起點 回顧蔡英文與客家這八年

客家電視台/錢薇如 蔡奕輝 綜合 2024.05.20 12:36
蔡英文從2016年上任後,從力推「浪漫臺三線」政策開始,一路上修正客家基本法,成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從法規、制度、預算及政策,逐步完備落實客家政策,也逐步將客家帶向「主流」,現在一起來回顧,這8年客家有哪些不同。 前總統 蔡英文(2023.08.18):「希望透過這個博覽會,向全世界展示,臺灣的客家文化發展的新的高度。」 2023年斥資15億元,推出世界首創的「世界客家博覽會」,希望讓世界看見客家。 前總統 蔡英文(2023.08.18):「這一連串的這個客家政策,就是希望能夠讓客家的這個文化,跟客家的傳統不會是散落的。」 「花啦嗶啵,出發囉!」 浪漫臺三線藝術季,結合客庄歷史、生活、生態、產業與觀光等面向,促進客家聚落文藝復興及產業創生,並打造國家級的浪漫大道「浪漫臺三線」。 前總統 蔡英文(2023.06.23):「從浪漫臺三線,客家369政策到客庄文藝復興,我們運用國家級的力量及資源,更是要讓我們的客家後生,就是客家後生,能夠願意回到我們客家的生活。」 「詩的第一行,我們倆的名,字裡行間聲聲慢。」 而近年來,從影視、音樂、產業,也處處都可以看見「客家」,這場「客庄文藝復興運動」,希望讓「客家」進入主流,因此客家政策的方法論,近年來也大轉型。 前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這個主流化,一方面就是跨部門整合來推動,所以我們中央有『國家客家發展計畫』,地方有『地方客家發展計畫』,這個讓全臺灣行政的能量,透過部門的整合,擴大非常多倍。」 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張維安:「每個部會或是說每一個人的心裡面,可以有族群敏感度,有客家也有河洛人,也有其他的族群,每個族群都是平等、受人重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整個客家人,對自己族群的認同、信心,這樣才有辦法說復興我們的語言。」 前總統 蔡英文(2017.06.23):「講客廣播電臺,現在正式開播。」 應對客語流失挑戰,蔡英文政府則從2016年上台後,大量挹注前瞻經費推動客家政策,106年至113年特別預算,更比前8年增加約75億元,並相繼修訂「客家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明定客語國家語言,與客家重點發展區通行語言的地位,並成立「講客電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從法制與媒體近用的強化,進一步厚實「客家」根基。 前總統 蔡英文(2019.09.23):「客家文化的傳承,明天做得好,政府更會帶頭來做,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報告,客家妹沒讓大家失望。」 儘管強調沒有讓各界失望,不過學者仍舊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得檢視,客語在各領域上的落實程度。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特聘教授 江明修:「一定要讓過去,這樣用文宣、行銷為主的,這種政策的推動,回到基本面,以前我在客家學院做院長那時候,有嘗試來推動,建立6個客家書院,因為你客家書院有做下去的話,客家藝文、文化、歷史,還有客家的菁英,大家有地方一起來商量,我們客家文化要如何貢獻社會,要怎麼來傳承下去。」 前總統 蔡英文(2024.05.04):「我也要感謝我們客家委員會,在過去這幾年,推動落實了許多客家政策,讓我們客庄的發展是越來越好,後面的我會列交接事項,給下一個總統。」 客家政策未完成、未盡完善的,將交給下一任持續推動、改進,自詡為客家妹的蔡英文,也承諾即使交棒也不會是結束。 前總統 蔡英文(2024.05.04):「未來我卸任後,我會繼續和大家一起來推廣客家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