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台生赴陸3-2】均標台生:陸校是我們第三條路

愛傳媒/ 2024.05.18 08:42

【台生赴陸3-2】均標台生:陸校是我們第三條路

【台生赴陸3-2】均標台生:陸校是我們第三條路

學測考得不好不壞,既非頂尖也並未墊底,這類考生該如何擇校?近日有台生發現,大陸大學給了他們答案:「如果成績不是好到未來可以去台積電工作,家裡也不是有錢到可以供我們出國讀書,大陸大學就是我們的『第三條路』!」

台灣學測分「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等五標,每當學測放榜時,新聞媒體關注的永遠只是金字塔頂端的「頂標生」,而這群人擇校也只要從台成清交政等幾所頂尖大學裡去挑即可。不過事實上有很大部分的學生,既非成績前25%的「頂標生」,也非後25%的「底標生」,他們該如何擇校?主流媒體從不關心。

不過,大陸大學為這些學生開了一扇窗。2019年,大陸宣布台灣學生只要學測國英數任一科均標,就可資格申請大陸大學。當然頂尖陸校還是「硬標準」,要求4科頂標,但那只是北清復交等少數,其他物超所值的陸校多的是。像這次錄取將近300名台生的福州大學就是211工程,是福建省僅次於廈門大學的好學校,福建學子削尖了頭也要鑽進去,而台生只要國英數任一科均標即可,難怪申請人數眾多,據說有台生一直到第四志願才被錄取。

其實陸校一開始也是設定高標準的。2010年起,大陸大學開始接受台灣學生用學測成績申請入學,剛開始門檻設定是頂標,即考試總人數的前12%;隔年降到前標,即考試總人數的前25%;2017年又降為均標,即考試總人數的前50%;2019年又降為現在的國英數任一科均標,如此已經包含了台灣7成以上的學生,卻可以就讀大陸前10%的好學校,這樣的標準實在是已經降無可降了。

而為何錄取標準要一退再退?當然是為了要吸引台灣學子,拉攏的目的是清清楚楚擺在檯面上的,但台生的獲益也是確確實實的。

有台灣學子告訴《梅花新聞網》,他的成績約是50%的「均標生」,這種成績很難選學校:好的學校選看不上他,叫他去讀差的學校他又不甘願。「在台灣,除非成績好到可以讀頂尖大學、未來可以去台積電工作,否則讀下去就沒有意義;又或者,家裡『有礦』,有錢到可以供我們出國讀書,那也是一條路;若是兩者都沒有,大陸大學就是台生的第三條路!」像他這樣的成績可以讀到口碑很不錯的陸校,學費還意外地低(一年僅5000元人民幣)。

雖然目前有300、400所大學對台開放招生,但此前台灣學生多半僅在北上廣的10幾間985工程大學中擇校;不過近年來隨著學測門檻下降,台生也開始注意非985、非211陸校,且可以開始擇系。例如有台生想要就讀醫科,但在台灣,醫學系是「學霸級」才能讀,在大陸就不是如此。又或者想要讀獸醫,台灣只有台大、中興、屏東科大等幾所,在大陸可以選農林大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