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成功大學×慈濟高中×永仁高中 跨域交流

慈善新聞網/ 2024.05.14 08:04

臺南慈濟高中三組議題涵括貧富差距、轉型正義及心理調適假進行自主學習探究。

  臺南建城四百年,臺南慈中與永仁高中結合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資源,共同發展具有「府城」特色的相關課程,展現社會議題的關注與人社關懷的視角。藉由大學端的協助及指導,提升高中教師及學生的議題探討能力,建構具有在地特色的課程成果,提升社區學生對於當地的了解及認識。

成果發表首先由永仁高中從臺南做十六歲的生命過度儀式的探究成果揭開5月11日共計11組精采多元的成果發表序幕。

  成大社科院開設跨域統整實作課程-「領導與行動」透過大手牽小手的學習型態發展出的教學策略至今已經第五個學期,並於05月11日由慈濟高中與永仁高中共47位高中學生與成大參與課程的36位大學生共同跨域合作,辦理「領導與行動-高中生學習成果發表會」。於今年二月起,慈濟高中、永仁高中與成功大學社科院攜手合作,針對歷史專題課程以及自主學習進行課程交流,並於03月08日進行說明會媒合團隊,在大學生與高中生共同互動下,一起製作學習成果,發展出一套有效學習和創新教學的合作策略模式,並以跨域思維增進及培養學生的溝通力、合作能力、專業力與實踐能力。

永仁高中第四組同學以生動有趣的開場揭開從娛樂到競技,賽鴿運動所涉及經濟、法律及動物保護等多面向議題探討。

  為期二個月的密切交流,部分組別甚至進行田野考察、問卷發放,符應108課綱自主學習、多元共好的概念,議題觸及面向極廣,包含府城做十六歲、社會貧富差距、賽鴿在台的發展、北非水資源議題甚至是心理調適假以及轉型正義的探討等,可見108課綱實行至今日,學生自主學習上已逐漸落實社會關懷視角,不僅能體察自身周遭議題,甚至能透過自身視角觸及國際重大議題,關懷社會。

慈濟高中高一吳璦靈、許恩溱、黃珮語三位同學,針對臺南在地的轉型正義議題做探討榮獲佳作。

  其中榮獲佳作獎的慈濟高中高一吳璦靈、許恩溱、黃珮語三位同學,針對臺南在地的轉型正義議題做探討,以「湯德章大道正名議題」為楔子,對臺灣民主化歷程進行爬梳,在從在地人士湯德章切入,討論轉型正義下不義遺址與威權象徵該如何進行處理,與過去歷史進行和解。在大學生與高中生討論過程中,見識到高中生對於公民參與、公共治理與民主化社會議題的關心,製作報告的過程中,也親自走訪湯德章故居以及觀看紀綠片,以確保報告資料的詳實性,值得肯定。

永仁高三生邱歆凌、陳詩欣、蔡語樂及羅貞雅,以「Chocoloney Not Lonely」為題探討公平交易在經濟市場的影響性,榮獲優勝。

  此次獲得優勝組別的永仁高三生邱歆凌、陳詩欣、蔡語樂及羅貞雅,以「Chocoloney Not Lonely」這個有趣的標題為例,說明可可豆背後血汗故事,並以東尼巧克力為範例,說明公平貿易的重要性,展現出高中生對於公平正義的關懷,藉此呼籲更多消費者能透過購買公平貿易認證商品來給予支持,此優勝組別在大學生的用心指導下,無論是簡報製作技巧、口條表達都陪伴與引導高中生紮實演練與準備,大學生甚至利用課餘時間到高中校園進行集訓,榮獲優勝名副其實。

慈濟高中同學也以現在試行試辦的身心調適假探討高中學習過程中可能的需求輔助。

  慈濟高中姚智化校長回饋分享提及「雖然本次成果展慈濟高中是以高一生的自主學習參與,有許多地方還需要學習,但看見學生能在二個月內製作出豐碩的成果,感到非常震撼與感動,希望學生能以這次的成果在未來發展成專題研究或小論文,持續邁進。」而永仁高中余月琴校長也提及:「感謝成大給予永仁高中合作的機會,在108課綱逐步落實成熟之下,看見學生的學習可以如此多采多姿,甚至遍及日常生活、國際社會議題,感到非常欣慰,希望這樣的合作模式可以持續運作下去,造福更多學生」。

慈濟高中高一吳璦靈、許恩溱、黃珮語三位同學,針對臺南在地的轉型正義議題做探討榮獲佳作。

  此次成果發表感恩成大社科院蕭富仁院長、胡中凡副院長、經濟系林常青教授、政治系蒙志成副教授、法律系葉婉如副教授、經濟系郭彥廉副教授,以及永仁高中林月娥老師以及慈濟高中林昱汝老師,一同在課程中帶領大學生與高中生們。

臺南慈中同學因公民課堂上一段「寄生上流」電影補充影音畫面開展深入探討韓國貧富差距的成因進而對照臺灣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從高中生的成果發表中得以窺見大學生領導能力的展現;高中生則藉由大學生的指導合作中,彷彿提供鷹架建構學習,讓高中生對於自身感興趣的社會議題能有更高的視野,而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所激盪出跨域的火花,透過高教深耕大手牽小手的教育型態,由大學端擔任高教與中教間的橋梁,讓人才培育的種籽能夠乘風飄揚,在灌溉後能成長茁壯。

近三個月的跨域交流在5月11日於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進行慈濟高中與永仁高中學生成果發表。

撰文/李建霆、林昱汝、陳柏伶;攝影/李建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