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即將來臨,長輩們的營養健康是大家最關切的議題之一。依據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長輩有72%部分缺牙;22.8%覺得自己的牙齒(包括裝假牙者)功能狀況不好;65.8%因為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
近年來,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質地調整飲食」,透過「食材挑選」、「烹調技巧」及「簡易檢測」等方式,做出適合長輩「軟硬度」的多樣化餐點;今年首次舉辦「2024銀領新食尚.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邀請專業主廚、在校學生及民眾等運用質地調整的概念和技巧,設計菜單與烹調美味料理,做出「容易咬、吃得下」的餐點,一起守護長輩們的營養健康。
長輩吃得下,營養健康沒煩惱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長輩的身體功能會隨歲月增長,而漸漸退化,例如:缺牙、唾液分泌減少而影響食量,就是常見情形之一,如何幫助長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補充到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這對預防長輩常見的肌少、衰弱或是維持骨骼、心血管及腸道健康等極其重要。所以國民健康署從實證蒐集、手冊編撰,到培訓輔導,積極建構各種質地調整的資源和人才。今年更希望透過銀養料理競賽,募集各界好手的創意,提供長輩方便多元的選擇。
優先選用國產食材,新鮮天然又安心
農業部農糧署陳啓榮主任秘書大力推薦「當令在地的蔬果雜糧,新鮮營養又低碳,環保更愛地球」。將較堅硬的蔬菜或雜糧,洗淨後分切(裝)成適當大小,置於冷凍庫1-3天,就能軟化質地,讓長輩輕鬆獲取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另外,有句臺灣諺語:「一午、二鮸、三嘉鱲」,其中的「一午」就是描述排名第一的「午仔魚」肉質細嫩鮮甜,深受大眾喜歡。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午仔魚蛋白質含量高且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低,細刺又少,很適合長輩和兒童食用。
透過質地調整的方法,就可以讓銀髮媽媽們享用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餐點。
珍饌饗宴寵愛媽咪
透過質地調整的方法,就可以讓銀髮媽媽們享用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餐點。國民健康署特別邀請台灣廚藝美食協會何育任理事長,示範如何使用國產食材和質地調整技巧,烹調出四道美味且符合質地調整的餐點,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道「母愛綠茵卷」:
選用國產豬肉、胡蘿蔔和芋頭,以紫蘇葉包裹製作,不僅色彩豐富,也增添了料理的層次和風味,還能補充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維持肌肉量和促進腸道健康。
第二道「煦愛午仔南瓜飯」:
以午仔魚、洋蔥、南瓜、黑木耳及糙米為主,採用燉煮方式,除保留食材原味及濕潤度,亦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外,富含抗氧化物質、β-胡蘿蔔素、維生素D、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等,可維持免疫系統,促進心臟健康。
第三道「綠意擁抱藜麥盤」:
選用國產去骨雞肉,順著雞肉的紋理切,搭配冷凍處理過的花椰菜及切碎的文蛤,文蛤富含維生素B群及鐵等多種礦物質,可預防缺鐵導致的貧血。
第四道「羅勒之吻烤番茄」:
以牛番茄及豆腐為主,搭配羅勒,香氣十足,羅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能幫助骨骼及血管健康。
全國料理競賽開跑,開放報名
今年首次辦理「全國料理競賽」已經開始報名。不論你是餐飲界的大廚小廚、社區裡的家庭料理達人,還是充滿創意的在校學生,歡迎組隊報名參加,活動報名至113年6月14日止,相關活動資訊,請參考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告及報名網站。
國健署首次舉辦「2024銀領新食尚.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邀請專業主廚、在校學生及民眾等運用質地調整的概念和技巧,設計菜單與烹調美味料理,做出「容易咬、吃得下」的餐點,一起守護長輩們的營養健康。(圖片提供/國健署)
【延伸閱讀】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洗頭、梳頭頭髮大量脫落好崩潰!莊可鈞中醫師:避免掉髮6大要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40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