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吉祥藝術中心將在今年5月23日至5月26日第一次參與第六屆「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歷史和當代作品,反映畫廊跨世代計畫的多樣性和深度。今年在我們的展位號D-14 上匯集了日本前衛藝術大師井上有一(Yuichi Inoue)稀有的傑出作品,同時還有江基名、黃至正、歐靜雲、林郁珮等台灣當代藝術家當中,年輕代表人物的作品。以及新銳水墨藝術家高定運用了水墨、楮皮紙及高知麻紙,來表現台灣山景描繪與自我生命產生共構的關係。 井上有一 Yuichi Inoue風│1968│146×231cm│墨、纸
井上有一 Yuichi Inoue(1916-1985)在其生涯中毫無疑問的響譽國際;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 ,1915-1991)稱他為 20 世紀下半葉為數不多的最偉大藝術家之一,儘管井上自稱為教育家不收徒弟不賣畫也不願意定期參加展覽。但他卻因其以漢字為主題的創作以及對傳統書法技巧和風格的激進及抽象化而被認為是一位前衛藝術家。雖然井上的核心來自於顔真卿的顔氏家廟碑,但井上將書法家領域及以文字為創作精神的藝術家領域區分的非常清楚,例如創作「ㄧ字書」的井上採用了動作繪畫技巧,用充滿墨水的毛筆敲打或潑灑於適合自己的專用大紙上。他認為這樣的創作行為不僅能傳達本身的意義,也能傳達一種原始的衝動和直指內心的創作狀態。
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本次展出的三件井上有一作品均集中在60年代井上生涯最鼎盛時期,在這時期他開始探索新的筆墨媒材,將動物膠融入墨並冰凍一晚使之固形的凍墨,如同中國水墨中宿墨的筆觸,創作出水墨分離而呈現飛白效果的同時又立體,這也是井上獨創的特殊手法。
花│1968│146cm×217.5cm│墨、纸
但由於這種方法調配的墨,出來的效果非常難以掌控,所以作品稀少且大都集中在60年代。此次展出的三件作品運筆迅疾,帶有顏真卿及唐代草書筆畫快轉的趣味性,在其似連非連、筆劃交疊的運筆過程中,可看出井上有一是以身體的氣力、精神與專用紙及沾染凍墨的筆刷在進行磨合的過程,所以無論在畫面,風格,年份及尺寸或是學術研究上皆是極為稀少的精品——《風》《花》《夢》代表了藝術家在每個筆勢的運轉自成意蘊的創作核心。 井上生前拒絕將自己的藝術商業化,因此他一生也只是一位教育家,甚至在晚年將自己創作的上萬餘件作品全燒毀,只留下少數自己認可的精品存世,但也因為這樣的執著,成就了他令後世推崇的大師地位。 夢│1967│147*231cm│墨、纸
這三件為數不多的大作品除了皆收錄在《井上有一作品全書業》 (註1),其中的《花》更在2020年北京清華大學的《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東瀛的鐘聲》 (註2)中展出,而《風》《夢》則是2016年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生誕百年紀念井上有一》 (註3)大型回顧展出約200件中,館方在全球最頂級的井上有一作品收藏家借展約50件大尺寸(150cm x 220cm)精品作品的其中兩件。
江基名於1990 出生於彰化,「森」系列是江基名這兩年發展的作品之一,他利用早期建築所拆卸的部分做為主要的材料,以居家創作的方式,進一步衍伸出這一系列的作品,將這些碎塊重新建構出一個微型世界。他選用即使過了半甲子依然能保留香味的台灣檜木作為主要創作材料,去回應物件裡解構和建構的雕塑形式。
江基名 夢醒時分│2024│40cm ×30cm ×15cm│臺灣檜木、壓克力顏料
他在創作上保留部分的漆色,讓觀者感受痕跡的故事以及雕刻物件的關係,也讓這些材料使作品呈現新的語彙。以「森」、「簇」、「群」的複數性概念回應當代個體和群體的關係,也透過微觀以不同視點的關係遊走於作品之間,時而聚焦時而模糊,以不同的符號、人物回應情感和社會的觀點。
黃至正 羔羊│2023│42cm × 32cm│韓國壯紙、墨、顏料墨水、複合媒材、金箔、水性顏料 黃至正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自2015年起即全職創作,由於過去受到膠彩水墨訓練影響頗深,經常是以金屬箔作為基底材、運用墨水、棉線、影像等複合媒材展現不同的演繹可能,關注的議題包括私家族史、生死議題、情慾展演等。 黃至正深受箔材同時具有脆弱與剛硬的二元性吸引,作品關注現象的形成,並透過個人經驗的演繹,反問當代建構的現實是否 堅固。至正的作品經常往返年幼歲月,探討人的關係如何質變,也在這當中觸及了生命的各個面向與時間感知。在創作者的眼中,萬物的界線總是曖昧的,永不復見的人能隨時在記憶中重逢、無關的事物能透過奇想賦予連結,因而創作該是在人們習以 為常的生活中,製造些微的騷動,在人們以為一成不變的尋常日子裡,暗示另一個知覺性世界存在的可能。 歐靜雲Ou Jing Yun 月池│2023│55cm × 55cm│油彩、鋁箔於畫布 1991年生於宜蘭,畢業于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主修繪畫,先後取得藝術學士和藝術碩士學位。目前居住創作於臺北。過去的創作主題多所觸及集體意識在歷史情結與神話寓言之間的感性糾結,他透過自然環境、生活場景以及歷史現場矯飾地構築出一式開放的敘事圖譜,以繪畫視窗造就滿是激情的感官邀請,在色料與造型的殘跡中將現實不斷地從瑰麗的夢幻中翻攪而出,讓幻變的主體、空間在形與意的裂隙中獲得精神的逃逸。
作品被多家重要機構收藏,包括悉尼白兔美術館、香港驕陽基金會、臺北關渡美術館、臺北龍顏基金會、文化部藝術銀行以及私人收藏等。並獲多項藝術獎項肯定,包含 ONE ART Taipei 新賞獎(2020)、2021中國信託繪畫獎入選(2021)、第十七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2021),獲邀於「禽獸不如—2020臺灣美術雙年展」於臺灣美術館展出。
林郁珮 Lin Yu Pei 趨向和諧的過程│2024│75 cm × 60cm│紙本設色、礦物顏料
於1991年生於雲林的林郁珮,是水墨青年藝術家。她透過創作讓思緒縈繞、探索,借此喻彼的方法,觀察日常生活,以作品為喚醒感覺的媒介,並在借代物、空間與留白中企圖留下各種痕跡,也利用各種有形之物討論細膩且詩意的身、心理的狀態,將這些感受形象化的過程就像以烘雲托月的方式說故事,不企圖使觀者清晰辨識起承轉合,更使人沉浸在一種氛圍裡。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東方的藝術形式中有許多話語在無聲的場域中不斷呢喃,這些象徵與譬喻的本體都棲居在有形象的事物中,林郁珮認為東方感的藝術表達,給人一種距離與淡然的氛圍。她覺得與其使故事清晰,在一幀畫裡更需要的是「再詮釋」,畫出自己內心幽微之事,再將它們如故事般展示眾人。她認為「再詮釋」能使故事用更多的型態在不同觀者心中得到新的生命蔓延,人所存在的過程中,不論何種的原因,儘管避談確切的事件,本體通過主客辯證的過程,心靈必然向上提升,朝整體的文化或是生命的整體核心靠近,終能覓得一處得以安棲。 高定 Gao Ding 向陽│2024│40cm × 50cm│紙本水墨 高定目前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就讀的高定,擅以黑白水墨創作,因嚮往大自然,而時常與山河為伍,在與山間、瀑布、大自然相處時感受到萬物的壯闊,也從景觀中獲得生命的真諦。繪出眼裡所看到的真實場景便是高定擅長之事,期望觀者在看到自然壯麗奇觀時也能平靜心靈獲得抒發。 自2020開始登山以來,運用了水墨、楮皮紙及高知麻紙,來表現台灣高山上裸露銳利的山體岩塊,反覆的堆疊筆觸表現連綿的高山箭竹草原。以親身經歷的感官經驗來描述一種人的內在風景不停交流的感受,使山景描繪與自我生命產生共構的關係。
展會時間|Time
2024.5.23 - 5.26
展會地點|Venue
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 11號館
Hall 11, Nationa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