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儒》「下清水舊橋」撐花蓮大地震成神話?!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楊秉儒專欄】日據時代日本殖民政府建設神話好棒棒?最近一直看到你們在吹捧日本人蓋的下清水舊橋經過0403東台灣大地震後依然完好如初?如果真的這麼神奇,同樣是日本人蓋的龍騰斷橋當年怎麼會斷?
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橋,是一座位於臺灣省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的橋梁,為縱貫線鐵路(後屬臺中線)全線開通前一年(1907年)所興建完成,該結構為磚造、鋼鈑梁及桁架梁混合型式之橋梁,被視為1900年代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工程技術的代表性結構之一,此橋由由三叉河出張所之所長稻垣兵太郎設計,於1906年4月30日開工興建。總造價為當時的122,514日圓,規劃總長度為544.0英尺(164.8公尺),在當時,大部分的橋梁都是使用全鋼板或鐵桁建造而成,而舊魚藤坪橋則是極少數的例外,除了板桁與鐵桁之外,還使用了磚石來砌造橋腳和橋拱。魚藤坪橋的工程最終於1907年6月1日完工。由於該橋梁位於臺灣縱貫線最陡、施工難度最高的路段,因而成在通車後,成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時期海拔最高、跨距最大的鐵道橋梁。
1935年(昭和10年)4月21日清晨6時2分16秒,臺灣中部發生新竹台中大地震,其芮氏規模為7.1,新竹州、台中州地區遭受嚴重的震災,造成此區隧道、橋梁和鐵軌損毀至鉅。魚藤坪橋也在此次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成為一座斷橋的景象至今。
蘇花公路的下清水舊橋,不管是日本人蓋的還是公路局蓋的,在新橋完成之後即廢置於原處,不再擔負起主要的運輸乘載任務。之所以可以在這次的地震中倖存,主要是因為長度較短且靠近山壁,僥倖沒有被大量落石擊中;可是要說這座舊橋就能直接暫時取代被震垮的下清水新橋?那也太誇張。因為舊橋雖然也是鋼筋水泥構造,但是有可承載重量不足而且鋼筋外露的高度風險,無法直接開放人車通行。實際上,工程單位需要在舊橋橋面直接鋪設高強度H鋼樑橋板,連通兩端之後才能有限度開放通行,舊橋並未直接使用。
我們常說「成住壞空」,世間萬物皆有其物命。硬要為一座陳年舊橋編織虛幻的戀殖神話,只是會讓人覺得啼笑皆非而已。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