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蘇和仲專欄】以色列正在撤回北約 1999 年的劇本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04.09 12:05

任何針對外交和領事館舍及人員的攻擊都明顯違反了國際法、《日內瓦公約》和《聯合國憲章》。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以色列對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的領事館大樓發動飛彈襲擊,造成至少七名官員死亡。尼古拉·米科維奇Nikola Mikovic發表在最新一期《地緣政治》(The Geopolitics) 的<以色列正在撤回北約 1999 年的劇本>( Israel Is Pulling Pages From NATO’s 1999 Playbook)。作者是塞爾維亞自由記者。他為 CGTN、地緣政治觀察、全球安全評論、國際政策摘要和全球評論等多家出版物撰稿。

這次襲擊打開了潘朵拉魔盒

美國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表示,「規則大多是用來被打破的,而懶惰的人往往會躲在後面」。他希望使用原子彈遏制中國,並最終贏得 1950-1953 年的朝鮮戰爭。他的言論似乎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大原則。

1999年5月,在北約侵略南斯拉夫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盟轟炸了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造成3名中國記者死亡,至少20名中國公民受傷。這次突襲行動導致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以及兩國之間深深的不信任。為了平息事態,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對事件表示“遺憾”,華盛頓方面則向遇難者家屬進行了賠償。

然而,這次襲擊打開了潘朵拉魔盒。四分之一個世紀後,以色列採取了違反國際準則的北約戰略。然而,以色列襲擊伊朗駐大馬士革領事館和北約襲擊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的區別在於,以色列當局與北約領導人不同,並不否認其軍隊故意針對外交設施。

以色列從未表示無意攻擊外交使團

1999 年,中央情報局表示,它確定了“錯誤的坐標”,因為據報道其情報分析人員依賴的是“過時的地圖”。儘管當時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遠沒有現在那麼重要,但北京從未接受華盛頓關於北約「錯誤」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的說法。

與美國不同,以色列從未表示無意攻擊外交使團。以色列的目標是殺死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聖城旅的高級指揮官,攻擊發生時他們正在伊朗駐大馬士革領事館內。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任務已經完成。現在球在德黑蘭這邊。

1999年,中國並未與美國和北約處於戰爭狀態——無論是代理人衝突還是「熱戰」。因此,北京不必對北約襲擊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做出軍事反應。然而,伊朗和以色列多年來一直在進行代理人戰爭。敘利亞只是他們的遊樂場之一。 

以色列可以繼續跨越德黑蘭的「紅線」

儘管伊斯蘭共和國避免直接捲入與其宿敵的軍事對抗,但以色列的最新舉動對伊朗領導層構成了嚴峻挑戰。以色列實際上已經向德黑蘭發出了挑戰。伊朗現在有兩個選擇,這兩個選擇似乎都同樣有風險。

以色列的攻擊不僅旨在殺死伊朗軍方官員,而且還向世界其他國家表明,它可以以這種方式採取行動而不產生任何後果。如果伊斯蘭共和國對以色列的行動視而不見,其反對者就會將其視為一個嚴重的弱點。因此,以色列幾乎肯定會加強對伊朗及其在鄰國活動的軍隊的軍事行動,因為它很清楚自己可以繼續跨越德黑蘭的「紅線」。但如果伊朗做出嚴厲回應,對以色列造成巨大損失,區域局勢可能升級,引發大規模區域戰爭。

中國堅決反對任何針對外交領事使團的攻擊行為

由於伊朗似乎對這樣的結果不感興趣,它的反應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且相當有限的。它完全有可能不是直接來自德黑蘭,而是透過伊朗在該地區的代理勢力。

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德黑蘭採取以色列和北約的做法,襲擊以色列在中東或其他地方的外交使團,國際法的存在本身將受到質疑。為此,中國外交部歐洲司司長王魯通表示,中國堅決反對任何針對外交領事使團的攻擊行為,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換句話說,作為其大使館襲擊事件的受害者,中國不支持以色列的行動,儘管它也不太可能支持伊朗對以色列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外交設施進行潛在的報復。但德黑蘭面臨的問題是,與中國不同,它不能指望對手的道歉和賠償。

這就是為什麼伊朗必須以某種方式做出回應。否則,它就有可能在國際舞台上失去聲譽,並在對手眼中顯得軟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