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外長訪問烏克蘭
印度外交部長賈伊桑卡爾(英語: Subrahmanyam Jaishankar )先生於3月29日訪問了烏克蘭,並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克列巴(Dmytro Ivanovych Kuleba)進行了會談。
印度外交部長在會談後,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我們確認了我們的意圖是加強與基輔的關係”、“我們當前的目標是恢復貿易至以前的水準”。克列巴外交部長宣布將把兩國關係提升到更高的水準。
在舉行這個會談的大約一個星期左右,澤倫斯基和莫迪以電話會談,鼓勵印度參加瑞士申請召開的和平峰會,並在對推特的投稿中說:烏克蘭對於農產品的出口、航空合作、醫藥品和工業用品的貿易上面,想強化與印度的貿易經濟。
印度到目前為止,一直被認為是親俄羅斯的立場。印度未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並以較低的價格購買俄羅斯的資源(據說石油精製產品流向了西方)。
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不太為人所知,事實上是怎樣的關係呢?烏克蘭戰爭帶來了什麼變化呢?
智庫Chattam House的南亞高級研究員切坦·巴吉比(Chetan Bajbee)在法國的地緣政治雜論壇雜誌《康富里》上面發表了一篇回答文章,以下整理該文章的要點。
該篇文章傳達出:印度如何在俄羅斯、中國、西方國家、其他南方的國家之間保持平衡關係。
二、對中國與俄國關係的的警戒
在思考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時,必須考慮到印度與中國的關係。
特別是在2020年,於喜馬拉雅山的錫金地區(克什米爾)發生了與中國的邊境衝突,印中的關係急劇惡化。
因此,印度對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的加深就持警戒的態度。如果俄羅斯被孤立,那麼對中國的依賴將提高,這可能導致被屬國化。在印度對中國的敵對上,印度關係擔心俄羅斯會傾向中國,因此,印度就維持與莫斯科的關係,這會保護自我。
三、加強與西方的關係
烏克蘭戰爭發生時,印度正在與西方加強關係。例如,印度參與的組織包括:
1、四國安全對話(Quad,由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組成。成立於2007年)
2、歐盟-印度貿易技術會議(成立於2022年4月,首次會議於2021年9月舉行)
3、礦產資源安全伙伴關係(其目的在建立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包括重要的稀土等重要的礦產資源,由美國主導。2022年6月發表聯合聲明。印度於23年6月參加。目前包括G7,由14個國家+歐盟參與)
這些因素很可能會進一步使印度與俄羅斯疏遠。
事實上,莫迪總理自2022年9月以來(上海合作機構的峰會)尚未與普丁總統會面,但已經與西方多位領導人進行了多次會談。
四、烏克蘭戰爭帶來的變化
印度一直依賴俄羅斯進口的軍事設備和原油,並在其他戰略重要領域,例如核能和太空等方面也進行合作。但是,由於烏克蘭戰爭,情況出現了變化。
部署在印度的軍事平台,有60%是俄羅斯製造的。但是,新德里正努力要減少這種依賴。它正在將防衛裝備的進口國家多樣化,並重視在本地的生產。 這種趨勢早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就已存在於印度,但戰爭加速了這一進程。
主要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對俄羅斯武器系統在戰場上的性能產生擔憂。第二是對俄羅斯作為供應國的信任度下降。烏克蘭的衝突持續時間過長,引發了擔憂,擔心俄羅斯延遲交付武器給印度。
印度將防衛裝備的進口國家多樣化之努力,其受益者包括法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這當中,印度以打折的價格購買俄國產的的原油。俄國產的的原油的比例,從戰前總進口量2%大幅增加至20%。就這一點來說,其依賴度是增加。
同時,印度還參與了上海合作組織,印度作為金磚國家的一員,它是偏好意識形態多極化的世界秩序。新德里擁有一種不是西方化,但也明顯不是反西方化的世界觀。
在冷戰時期,印度與俄羅斯幾乎所有的期間是一直站在同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