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安問題越演越烈,其中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已經有14人米酵菌酸檢驗結果呈陽性,但35件食物檢體都未檢出這類毒素,因此中毒原因仍然有待釐清。不過此事件也讓人們對於米製品的食用安全產生疑慮,對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1)日上午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專訪時表示,為了避免對米製品的污名化,預計將開會討論將此毒素正式更名。
圖/王必勝指出米酵菌酸產生所需要的三大條件。(翻攝王必勝 臉書)
王必勝說明,米酵菌酸的產生主要需要三大條件,首先就是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特定亞種,但過去此菌在台灣並沒有紀錄,所以不排除是在國際往來的情況下帶進來的;第二,此菌大多都是污染澱粉、椰子類等食品;第三個條件則是溫度要處於攝氏22至33度的中性環境,並且在食物有輕微發酵的情況下才會產生。
此外,米酵菌酸的名稱讓不少民眾因為害怕容易產生毒素而對米類食品感到擔心,甚至有不少商家及餐廳都開始停止販售米製品相關食材。事實上,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黃貞祥曾表示,毒素Bongkrekic acid被翻譯為「米酵菌酸」是極大的錯誤,譯作「椰酵菌酸」才是符合原文涵義以及致病因素的意思,因此也呼籲衛福部與農業部慎重考慮統一及規範這個譯名,以免使民眾對相關食品造成錯誤的認知與恐慌。
王必勝指出,米食是國內常用的食材,因此為了避免對米食的污名化,預計將於本周進行專家會議,討論是否改為音譯「邦克拉克酸」,或是「椰黍菌酸」,但由於擔心椰子、玉米等食材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或將討論因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食材保存原則等因應作法,以減少民眾對米食的誤會,並降低可能的中毒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