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今天(1日)舉辦113年度地方客家事務首長交流會議,邀集全臺20多個縣市來交流,也是歷年來最多,甚至連沒有客家局處的嘉雲彰地區、金門等代表也都來參加,會議裡由「地方客家發展計畫」的縣市,分享推動成果,同時也針對客家事務推動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對談,希望促進地方客家事務發展。 「好像都只有客家人,在自己辦活動,並沒有把它發展出去。」 召集各個縣市局處長,與客家委員會代表齊聚一堂,參加今年「地方客家事務首長交流會議」,宜蘭縣代表點出,在地方推動客家事務的困難,也提出今年將規畫大型活動,加入客家元素,同樣是東部的花蓮縣則希望透過「客庄文藝復興地方計畫」,將客家歌謠帶入校園裡。 花蓮縣客家事務處處長 潘乾鑑:「我現在重點要求各個鄉鎮,正在做的就是,如何將客家音樂、客家歌謠,進入校園,這是我們今年要推動,很重要的(政策)。」 宜蘭縣民政處處長 張謙祥:「今年就在幾個,在宜蘭縣的重大活動裡面,都把它融入客家的元素,比如說我們的童玩節,我們也會有一些客語的表演,或者是一些客語的攤位,像我們的綠色博覽會,也會把這些元素給加進去。」 另外以往地方縣市,在推動客家事務時,通常由客家相關單位負責,比較少結合其它行政單位,共同合作推廣客家,這部分要推動也有縣市代表認為,一直有難處。 臺中市客委會副主委 魏瑞伸:「預算,(地方)政府光自己的部分,都不太夠了,所以說我們常常說,跟他們說要合辦什麼,或是說有什麼要求的時候,通常他們都會答應,不過一樣力道不是很強。」 因此客委會從去年開始,提出「地方客家發展計畫」,希望能更整體與全面性來推動客家,這次也邀請苗栗、高雄、花蓮、新北及臺南,來分享推動成果,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也提議,讓縣市首長做總召集人,各局處共同推動客家事務時能更順利。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縣市首長自己來做召集人,我們也希望他有副首長以上,來做副召集人,目前有副首長,也有祕書書長,也有副祕書長來做召集人,希望透過地方客家發展計畫,訂定的時候,各局處就要提出在他職權範圍內,應該要做什麼。」 「沒經費做得很辛苦,不過補助太少的時候,變成是一種懲罰性的補助。」 除了提升地方認同感,也有縣市代表提出,客家發展經費補助金額不如預期,及如何提高獎金補助增加誘因等,各個縣市點出推動方面的問題,大家互相交流與分享,希望更順利推動地方客家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