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山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穿過一種用尿素袋內的包裝布做的褲子,這種褲子穿在身上,風一吹,就會軟軟地抖動。很多人都把這種褲子叫做 “化肥褲”。
那年頭,買布要憑布票。。鄉下農活兒多,買到的布都是棉的,不耐磨,穿不多久,衣服就破了。沒辦法,找塊舊布,補上一塊疤痕樣的補丁,繼續穿。為了省下布料,大家的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家裡孩子多的,老大穿過的衣褲老二穿,老二穿過了,老三接著穿。儘管如此,做衣服的布料還是緊張。這時候,如果有人能搞到兩條尿素袋,做一條不需要布票的“化肥褲”,那可是十分有臉面的事。
“化肥褲”的最大的特點是:熱天穿著涼快,經濟又實惠,彌補了布票不足的問題。我一直想有一條這樣的褲子。好不容易等到一次機會。那天傍晚,生產隊運回了幾袋尿素,大家聽說後,紛紛去打聽,結果全都失望而歸:原來尿素袋子都剩下了一層。能做褲子的那一層早就被隊長、會計、保管員買走了。一隻袋子5毛錢,一元錢就可以做一條柔軟輕飄,非常結實的“化肥褲”,這是多麼令人羡慕啊。可恨的是,社員們沒有權力,沒有職務之便,也就無法買到這樣的尿素袋子。怨氣多了,有一首民謠很快流傳開來:“大幹部、小幹部,一人一條‘化肥褲’,前面是日本,後面是尿素,染青的,染藍的,就是沒得社員的!”
在那特殊的年代裡,大家對國外的情況知道得很少,但是對日本卻不陌生——不就是電影《地道戰》中被中國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小鬼子嗎?當年,他們的良心大大的壞,想不到現在他們的尿素還大大的可以。當年,生產隊年齡最大的田三奶奶就怎麼也想不透,她問隊長:“你說那日本鬼子,個子那麼矮,尿泡還真大啊,能尿那麼多,做出這麼多尿素來?一天恐怕要喝一牛頭缸的水吧? 還有,用布口袋裝這尿素,也真不會過日子!”
田三奶奶的問題還真的難住了隊長。他也搞不清,日本人怎麼這麼鬼,竟然搗鼓出這麼多的尿素來,這些尿素不臭,卻比中國的“臭化肥”(碳酸氫銨)肥效高得多。日本人這樣做,究竟想幹啥呢?
後來,大家從報上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署了中日上海聯合公報。日本答應援助中國物資,日本尿素就是援助物資之一,並不是他們突然搗鼓出來的,而且,很多人也漸漸明白了,尿素跟小便多少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只有包裝袋,包裝袋多了,總有一天會輪到咱社員買!
這一天,還真的被我等到了。1973年,我終於也買了尿素袋,做了一條“化肥褲”,穿在身上,感覺特別涼爽。可是,不久,這種褲子的毛病也漸漸暴露了:不密實,老起小疙瘩,隨你怎麼染,一些字跡總是若隱若現。記得有一次,大家都在生產隊的大田裡施肥,有人穿的是染過的“化肥褲”,不巧的是,化肥袋子上原有的字跡“含氮量保證46%以上”、“淨重40公斤”等字樣,隱隱約約就在兩腿之間。有的人眼睛好像特別尖,盯著看,一下子辨識出來,開起玩笑來:“哈哈,王大頭,你檔裡傢伙是不是比頭還大?40公斤,抵得上一門小鋼炮了,太嚇人了!”
如果是臉皮薄的小青年,聽到這句玩笑話,可能會羞得滿臉通紅,甚至轉身走開,不願意搭理你。王大頭是一名皮厚的中年男子,馬上嬉皮笑臉,接過話茬:“是不是小鋼炮,你說了沒用,讓你的老婆評價,這才靠譜。” 話音剛落,大家紛紛哄笑起來。在大夥兒眼裡,王大頭40多歲還沒討到老婆,是個看到老母豬都長著雙眼皮兒的色鬼。“化肥褲”帶來的玩笑,引得一些人胡亂聯想,本來,大家在農田裡幹活兒,都有些累了,霎時間,疲勞感都好像被都笑沒了。
有人說,時尚這東西,變臉比翻書還快,它就像一陣風,吹完了它就走啊。國家實行後,“化肥褲”因為料子太差,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生活。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於衣食住用行也都有了新的要求,穿著方面,農民也學城裡人,不但追求穿著舒適漂亮,還追求穿出品位,穿出氣質。50多年前的“化肥褲”不要說沒人穿了,就是做抹布也沒人要了。
歲月悠悠,流年似水。當年,曾經那麼時髦的“化肥褲”終究漸行漸遠,只有老年人大概還有一點兒殘存的印象。人生都是單程票,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且敬往事一杯酒,但願日子不回頭!(圖:夏俊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