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藥害救濟統計資料,「藥品肝損傷」是常見的藥害之一,可能引發醫療爭議並對病人造成傷害。常見造成肝損傷的藥品包括抗結核、抗生素、抗黴菌藥、抗癲癇藥、抗風濕藥等9類。藥師提醒,服用這些藥物期間若出現「食慾不振、全身虛弱、疲倦、噁心及茶色尿」等症狀,可能是肝損傷的警訊,應儘速就醫檢查。
▲ 根據藥害統計資料顯示,「9類藥品」恐導致肝損傷。(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統計,以下有9類藥品可能導致肝損傷的藥品:
- 抗結核藥(如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Ethambutol、Rifabutin、Rifapentine)
- 抗黴菌藥(如Terbinafine)
- 抗生素(如Co-trimoxazole)
- 抗癲癇藥(如Valproate)
- 降尿酸藥(如Allopurinol)
- 降血脂藥(如Atorvastatin、Fenofibrate)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如Etoricoxib)
- 抗甲狀腺藥(如Methimazole)
- 抗發炎和抗風濕藥(如Sulfasalazine)
不過只要正確用藥,大多數藥物都是安全的,對於少數有傷肝疑慮的藥物,透過肝功能檢查及追蹤,早期發現肝損傷徵兆,進而接受治療,有助於保障肝臟健康,避免嚴重藥害發生。
食藥署提醒,民眾應遵循醫囑與藥品標示用藥,並注意用藥期間身體反應,醫療人員則應在用藥前審慎評估藥品風險及效益,讓病人了解藥品肝損傷的可能症狀,並在用藥期間檢查追蹤肝功能,以保障用藥安全。
更多eNews報導
大S痛指「婚姻2死1重傷」!網不捨解答「背後含意」:看了好心酸...
怎麼塞的?他「整顆椰子塞下體」2公升尿排不出 醫開刀取出登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