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竹仔市、草點火在新莊?消失老地名 都是時代眼淚

聚傳媒/ 2024.03.16 09:48

竹仔市、草點火在新莊?消失老地名   都是時代眼淚

竹仔市、草點火在新莊?消失老地名 都是時代眼淚

【聚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在清朝時期,曾經有「一府二鹿三新莊」的說法,反映出新莊的重要地位,後來隨著河道淤積,新莊的地位慢慢被艋舺取代,到了日治時期,本來經過新莊的鐵路又改成走向板橋,加速了當時新莊的沒落。

根據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研究,一、兩百年以前的新莊老地名,反映出當時的產業特色,後來隨著發展的變遷,很多老地名慢慢被忘記,例如提起「竹仔市」,一般人看了可能會以為是新竹市,其實是在新莊;「台灣史」臉書粉絲專頁指出,其他還有許多老地名也非常有意思。

竹仔市,位於大漢橋旁保元宮一帶,靠近大漢溪岸,清朝時是新莊販賣竹子的集散中心,來自大溪的竹子,砍伐之後,順著大漢溪一路漂流到新莊,就在大漢溪旁邊的茄苳樹這裡上岸,這個碼頭的地名叫茄苳腳。順流而下的竹子,最長可以綿延大約五、六公尺。上岸後的竹子,就在竹仔市集中出售,供應本地、泰山、五股、成州、蘆洲、樹林、丹鳳的住民,做為建築、米篩或燈籠的材料。

草點火,從大漢橋旁邊的保元宮到新海橋的中間,以前很多居民都以販賣煤油為業。現在不只行業已經消失,就連草點火這個名詞,多數人也都沒聽過、更不知道了。

麵線埕,以前在新莊路117號到127號之間,有一個很大的曬穀場,俗稱大埕,也是大稻埕的意思。沒有曬穀的時候,販賣麵線的業者會把麵線拿到這裡來曬,呈現出一大片「麵線海」的特殊景像。很多人應該都沒有看過麵線海,可能也不知道除了稻穀要曬太陽,麵線也要曬太陽。

五十六坎,從慈佑宮到武聖廟之間,因為很早就有56間店舖,所以有這個老地名。坎,是閩南語稱呼店舖。

米市巷,新莊路387巷,早期新莊是大臺北的米糧批發中心,糧船在潮江寺旁的碼頭卸貨,碼頭工人便從這條巷子搬運米糧,巷子裡面也有批發米糧的商店,所以這個巷子就被稱為米市巷。

戲館巷,新莊曾經非常繁華,大商人聚集,所以需要戲班。新莊路359巷在清朝就有不少戲班,日治時期更多,曲仙(老師)經常在早上在這裡教藝旦練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