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失智患者會有吞嚥障礙?醫:3 步驟啟動「吞嚥訓練」,病人不用再靠鼻胃管

Heho健康網/陳韋彤 2024.03.12 05:00

罹患失智症的病人,不僅是會發生失憶,而是整體運動功能也會一起退化,到了後期甚至無法自行吞嚥。但病人往往抗拒佩戴鼻胃管帶來的不適,醫師指出,臨床上會透過 3 個步驟啟動病人的吞嚥訓練,讓人不必再承受戴著鼻胃管的痛苦。

今年 90 歲的張奶奶因中風造成血管性失智,住院期間吞嚥困難被插上鼻胃管餵食,出院時則由重症居家定時換鼻胃管。但只要配戴鼻胃管時,張奶奶就會感到不舒服,因此每次重新安裝時都會奮力掙扎,且常自拔鼻胃管。後來為了防止奶奶自拔鼻胃管,又換成二截式鼻胃管,並將雙手約束,卻造成失智阿嬤更為躁動、更難照顧。

失智症不只失憶!恐使運動神經退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及安寧療護科主治醫師李志清指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退化的疾病,由於腦部細胞萎縮,破壞病人的記憶力與思考能力,病人的運動功能也會逐漸退化。也就是說,失智病人不是只會忘記事情,也可能大小便失禁,必須臥床,影響吞嚥功能等。

失智末期病人往往因吞嚥困難,而被插上鼻胃管餵食,甚至有少數病人被斷食善終,造成照顧上的倫理議題。為了讓病人可以免於鼻胃管的不適,李志清表示,現在臨床上會視病人的退化狀況,來評估是否能透過訓練吞嚥能力的方式進食,就不必再使用鼻胃管。

失智病人不想戴鼻胃管?3 步驟啟動吞嚥訓練

不過,吞嚥訓練並非人人都能成功,基本上功能退化越久,失敗率越高,因此做不到當然不會勉強。李志清補充,一般吞嚥訓練小組是由耳鼻喉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及營養師組成,會負責評估病人功能與後續訓練。步驟如下:

  1. 由耳鼻喉科醫師藉由喉頭鏡及喉部攝影來評估病人吞嚥困難原因及吞嚥能力。
  2. 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藉喉部及舌部按摩吞嚥動作訓練來恢復病人吞嚥能力。
  3. 營養師則提供不同黏稠度的泥狀飲食,讓病人順利吞嚥以避免嗆咳,並調配營養素供給病人營養。

家人做到「這件事」助病人恢復吞嚥能力

原則上完整評估病人拔除鼻胃管的成功率後,才會開始實際執行。李志清也提醒,若失智病人有意進行吞嚥訓練,經過評估後也可以嘗試,家人在其中也扮演重要的協助角色。比如拔除鼻胃管後,需要家人手工輕輕餵食,也需特別注意吃飯過程是否安全、病人會不會嗆咳等。

李志清表示,在吞嚥訓練小組協助下,近一年來已有 3 位插鼻胃管的失智病人,經由吞嚥訓練後恢復部分吞嚥能力,最後成功撤除鼻胃管改採自然餵食,既免於受苦,也能恢復享用美食的生活。對於已發生吞嚥困難的失智病人而言,未來亦能不需插鼻胃管或延緩插鼻胃管時間。

臨床上也發現,失智病人不再依賴鼻胃管,而是改採自然餵食後,心情自然改善不少,失智控制也得以穩定。李志清強調,安寧照顧是身心靈及五全的照顧,當病人有需求時,由安寧團隊提供各種幫助,讓病人得以善終,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責任。

李志清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及安寧療護科主治醫師李志清

延伸閱讀:

直不起腰、彎腰就痛!腰薦椎退化性關節炎不想開刀 臥床休息或熱敷按摩也能舒緩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