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守護農地 把雜糧種回來

十分好/里仁 2024.03.11 13:27

新聞圖片

你我的糧食自主權

守護農地 把雜糧種回來

文/陳儒瑋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你可能還記得,小時候背誦《三字經》的「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這裡說的是古人食用的6種主要穀物,這6穀除了稻和麥是現代人的主食,其他4種雜糧我們似乎不太認識。但隨著氣候變遷愈來愈顯著和飲食健康的觀念普及,「雜糧」又重新回到日常飲食生活。

「雜糧,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主食稻米以外的糧食作物,例如玉米、小麥、大豆、蕎麥、落花生、甘藷等等。所以不同國家認定的雜糧種類可能就不一樣。」長期參與種子保存與反基改運動的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說。
根據農委會公布最新的「糧食供需年報」,2016年台灣雜糧面積為76,000公頃,總產量約為49萬公噸,黃豆、小麥、玉米等主要雜糧幾乎完全仰賴進口。

種植有機雜糧 提振農地及農村活力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灣土地也曾經遍布小麥與黃豆,是個五穀豐盛之島。
60幾年前,台灣種植雜糧作物面積最多高達50萬公頃,其中甘藷、大豆、落花生與小麥大概占了9成,剩下1成是綠豆、紅豆、芝麻、花豆等等。當時許多農家會用甘藷來養豬,豬隻販售所得是農村重要的經濟來源。
後來,政府畜牧政策轉向鼓勵大型專業的養豬企業,國外進口的便宜黃豆及玉米大量進入台灣供動物飼料之用,不僅衝擊原本的小農式家庭經濟,連帶影響種植雜糧的意願,導致休耕地愈來愈多。隨後的休耕補貼政策與1997年加入WTO等因素,讓農地荒廢問題日益嚴重。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土地一旦休耕,要再重新啟用會相對困難。而為獲得休耕補助,農友在農地上種植單一綠肥,也可能引發嚴重的蟲害問題。
另外,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今天,本土糧食作物生產與我們飲食安全更息息相關。「因為糧食作物與石油價格彼此緊密連動,所以當2008年爆發全球能源危機時,許多國家都嘗到有錢買不到食物的苦果。」郭華仁教授認為,為了因應未來可能遭遇糧食短缺的困境,台灣勢必要積極提升糧食自給率。
因此,他近年來大力提倡「有機雜糧救國論」,呼籲透過種植有機雜糧讓農地能有適當的使用,藉此帶動鄉村其他產業發展,同時留下年輕的勞動力。

新聞圖片

▲國人主食稻米以外的糧食作物,如玉米、黃豆、小麥等稱為雜糧

政策鼓勵  農友投入雜糧生產

「記得以前村裡有很多人種植小麥,後來大家開始轉種稻米,這一中斷竟然就持續四十幾年的時間。」苗栗苑裡雜糧產銷班成員鄭楓仔回憶過往時光。「不過現在我們重新再把小麥種回來,希望台灣能盡量減少對國外進口糧食的依賴。」
從2013年起,農委會陸續啟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與「大糧倉計畫」,鼓勵農友活化休耕地轉種雜糧,以雜糧復耕取代進口。在政策的鼓勵之下,台灣農地休耕面積從2011年的20萬公頃減少至75,000公頃,雜糧總面積更從2012年的57,000公頃一路爬升至76,000公頃。
除了統計數據上的變化,我們也能從日常生活中出現愈來愈多本土黃豆、小麥、黑豆、紅豆等雜糧與相關加工品中,感受到這股雜糧復興的風潮。

消費者支持復耕 雜糧有未來

不過看似日益蓬勃的雜糧復耕運動要如何永續發展,除了要有政策支持與農友願意投入生產之外,來自消費者的支持更是至關重要。
郭華仁教授特別呼籲,消費者要多多食用不同種類的雜糧。蘇慕容執行長則認為,消費者可以從日本強調「地產地消」與韓國秉持「身土不二」的精神中去理解。食用台灣雜糧,不僅能支持在地農友,同時更帶有保護環境、提高生物多樣性、維護傳統文化、降低食物里程與維持國家飲食安全等多重意義。

新聞圖片

▲國內黃豆進口量大,以動物飼料及搾取大豆沙拉油為大宗,其他則是國人日常食用的豆類製品如豆腐、醬油製品等。

延伸閱讀 >>> 種回台灣味!進擊的雜糧 本土的好食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