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收藏的世界文學名著系列,包括多本沒有翻譯者的俄國文學。
作者/王惠珀
《前言》
當下的局勢及媒體都很煩人,乾脆放空腦袋去整理書房,時光隧道帶來俄國民謠《Those were the days》,就從我收藏的「沒有翻譯者的世界文學名著」下筆,寫寫我的閱讀記憶吧。
小時候沒有電視及手機,閱讀是唯一的嗜好。我特別喜愛俄國文學,但沒有翻譯者的中文版名著是怎麼冒出來的,令我納悶,直到去了密西根,才知道三零年代左派文人翻譯的作品如寫上名字,我們就無緣閱讀俄國名著啦。
《雪夜閉門讀禁書》
在密大唸書及工作時,是一段自我訓練思想解放的時光(1975~1983)。我與外子打發時間的方式,是在亞洲圖書館看遍台灣看不到的書,在校園看盡台灣看不到的電影。亞洲圖書館的藏書包羅萬象,成排的即期雜誌多數來自香港,就攤在進口的長桌上,成為留學生最愛流連的地方,攻讀博士再忙也要去補充食糧。
還好有個天才陳文成,統計系教授考不倒他,就讓他當助教頭,再忙還是看到他在圖書館晃。他會在雜誌上眉批,我這個沒有時間看雜誌的庸才就用眼睛掃描眉批,就這樣累積了專業以外的通識。
2008年與密大老友亞洲圖書館鎮館女將Chung Fang Li (中)及大學醫院護理部主管Sophia Jan(左)相見歡。
當時的香港為華人保留了不計其數的近代史料,從香港訂書刊非常便宜,帶給我們多年雪夜閉門讀禁書的樂趣,回台時怕招惹麻煩,很多書都忍痛割捨了。
回來後,想念密大圖書館,就建立自己的書室,在沒有博客來、誠品、網購的年代,台北車站對面的重慶南路書店街就成為我蒐書、購書,以及在火車上閱書的樂事。
《與火車結緣的日子》
我們是雙城夫妻,回台時我每周搭火車到台中尋夫,朋友說好命苦,我答以:「你們七天都在台北吸著盆地鬱積的髒空氣,我則跑回東海大學呼吸新鮮空氣,多寫意!」父親給了我樂觀的基因,讓九年的通車生涯成為另類享受。
母親則給了我一顆超大的膽子。在等火車的空檔,我喜歡沿著重慶南路搜尋新書,然後駐足於忠孝西路口一個很特別的書報攤。老闆瞧我翻的書,打開抽屜說:「這裡有一些妳會喜歡的喔! 要小心,右後方50公尺處有人在監視。」我回以:「買了書,我就溜進台北車站上車走人了,調查局找麻煩會找賣書人,哈哈。」就這樣,書報攤上搜到的,如今都成了珍藏的絕版書。
在兩個半小時的火車上,別人睡覺,我看書。回到東海大學沒人打擾,我與外子坐在宿舍花團錦簇的院子裡,度著沒人查水表的閱讀時光。我喜歡俄國文學,有一次搭上西伯利亞鐵路火車到遠東區的伊爾庫次克,車上沒人用手機,讓我對俄羅斯的人手一書印象深刻。
《台灣的心跳聲》
筆者一生從事科學,覺得缺了文化素養的人生不夠好,退休第一件事就是拜師郭正宏先生,學城市速寫。二年下來我連「搭捷運認識台北市」這件事都做到了,畫了一百多張台灣美麗的風景線。
遺憾的是,帶給我十九年通車生活(基隆女中、北一女、台大醫學院、兩地夫妻)的基隆火車站和臺北車站已消失無蹤,這些古典建築代表著上個世紀台灣的心跳聲。而帶給我知識糧食的重慶南路,如今是補習街。
城市速寫讓我畫下100張台北市的風景線,獨缺與我結緣最久的臺北車站、基隆火車站以及重慶南路書店街。
《民主自由的邏輯》
自由主義大師Edward Said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對他的伊斯蘭族人說:「懷恨之前,先認識你的敵人,從語言、文化、歷史開始…。」這啟發我要認識敵人。
在有著自由學風的密大,我告別台灣反共的封建思想,吸收所有可能接觸到的知識。回台後對中國情勢及發展趨勢的關注,也沒有斷過。退休後以行腳走遍對岸,體驗到他們在困境中愚公移山,在西方的嘲諷中鴨子划水建設江山。他們國家治理的效能、追求卓越的意志以及社會蛻變的速度,的確驚人。
但台灣人不作如是想。早先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只要「反共」,看偷渡版不寫翻譯者名字的文學名著,沒事。當下民進黨的威權統治只要「抗中」(小明不能回家、旅行團不能組團遊中…),抄襲對岸寫的學位論文,官運亨通,吃對岸偷渡的蘇丹紅,沒事。我的腦袋已經跟不上這個國家的治理邏輯了。
《結論》
有了親身經歷,我的腦袋裡沒有敵人。只有不問是非,以認知作戰洗腦,限制人民思想自由,不讓人民認識敵人的政客,才是人民的敵人。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