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奕廷/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後,知名連鎖麵包店創盛號無預警倒閉,引發高度關注,就連台灣知名連鎖生乳捲品牌亞尼克也傳出3、4月將陸續關閉6家分店,即使董事長吳宗恩親上火線說明經營狀況,澄清沒有財務問題,但還是讓外界好奇,究竟發生什麼事,讓連鎖品牌接連關店。有學者分析指出,創盛號展店策略錯誤,商圈與產品定位的選擇模糊,導致難以獲利。
圖/近期不少店家掀倒閉潮,也讓外界好奇,究竟發生什麼事,讓連鎖品牌接連關店。(記者陳奕廷攝)
淡江大學企管系講師林成達在臉書以3點分析,首先,當麵包成為奢侈品,破百元的麵包要成為「日常餐點」勢必會壓縮需求,當網路效益弱化後銷量就會下滑,「當一個麵包價格與便當接近時,消費者會如何選擇?如何維持銷量?」
示意圖/淡江大學企管系講師林成達在臉書上分析,當一個麵包價格與便當接近時,消費者會如何選擇?如何維持銷量?(擷取自Pexels)
第二點則是這些高檔麵包要賣給誰?林成達提到,客群是年輕人還是家庭,傳統麵包店都是買回家全家享用為「大宗」,網美麵包店會是他們的選擇嗎?林成達質疑無法鞏固這個族群,如何支撐基本盤?「此外,年輕人也許可以偶爾吃,但日常食品可能不會吧。」
林成達認為,創盛號店面選擇商圈不合適,「店面設在新莊 (上新莊/下新莊)、雙連、石牌、三重,都是二級商圈或四級商圈,雖有人潮住宅區,但消費力明顯不足。」雖然省下了租金,但沒有銷量無法獲利。
林成達總結,在原物料上漲的背景下,僅以網紅商品搶市場,沒有明確產品定位也無法強調產品特性,不僅如此,大幅度擴張又選擇消費力不足的商圈,自然面對無法獲利的局面。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