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數位發展少紙化 了解臺灣手工紙業現況

客家電視台/鍾雄秀 吳湘屏 苗栗.南投 2024.03.01 13:00
數位化發展年代,「少紙化」也就是紙張愈用愈少是趨勢,早期客家人將用紙視為知識的象徵,也因此有了敬字亭,所謂的「客家紙」是什麼,臺灣現存的手工紙產業,發展現況又是如何,請看我們的報導。 獅潭鄉生態達人 李業興:「山上很多人做紙,做紙它就要運出來嘛,這條路就是,這個百壽村就是往外的一個聯絡道路,這(條路)比較好走 苗栗獅潭百壽村紙湖古道,又被稱為「挑紙古道」,早期村民將生產的粗紙,從這條山路運送出去。 獅潭鄉生態達人 李業興:「日治時期它的空照圖這樣拍下來,這個地方 很多小小的,像湖泊的東西(形狀),他們才知道原來這是做紙用的一個,叫做浸泡山上竹子用的那個,竹子浸泡在那邊讓它腐爛,有很多這個叫做紙湖,所以紙湖步道(古道),這個紙湖步道(古道)它做出來這樣,它桂竹做出來的紙是金銀紙,從獅潭載到竹南去。」 竹南是早期金銀紙重要產地之一,而日治時期百壽村造紙業發達,在製紙過程,當地人挖掘闢塘口浸泡桂竹,以分解纖維、製成紙漿,傳統造紙量產技藝,如今在南投埔里,還保留完整的造紙文化。 「15、14。」 學生們依序領取手工紙半成品,體驗造紙DIY,埔里造紙觀光工廠有專業的導覽員,解說造紙的歷史文化和材料。 嘉義縣立竹崎高中學生 鄭玉玲:「天啊!這個紙就是摸起來都很細膩,又有粗的表面,我那個時候,其實國小二年級我就來過了,然後那時候是做扇紙,那個時候其實還不懂事,就是覺得 喔 就是做紙而已,可是到現在我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天啊!這個做紙真的很有趣,然後在寫書法的時候我也會想說,這個紙就是的來由在哪裡,因為每一張紙它的材質其實都不一樣。」 民國60年代,埔里造紙業,曾經是日本及東南亞手工書畫紙,最大的供應地,從原料處理、打漿、抄紙、壓紙到烘紙,從「紙豆腐」變成「紙豆乾」,傳承三代的埔里紙工廠,在「少紙化」年代,保留了臺灣手工造紙完整的工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