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灣房價高漲引發民怨四起,政府也隨之祭出一連串打炒房措施,隨著囤房稅2.0、空屋稅相繼推出,對於穩定房價到底有沒有效?專家從數據分析,認為效果相當有限。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臉書上撰文表示,從2017年各縣市陸續開始實施囤房稅,當年名下擁有3戶以上房子的囤房族不減反增,根據財政部的資料來看,全國囤房族人數從2016年的39.1萬人到2023年6月底,已達到54.6萬人,囤房稅1.0效果不彰不言可喻。
再看其他國家經驗,日本雖沒有實施空屋稅,但卻取消了空屋的固定資產稅優惠,等於變相懲罰囤房族;而加拿大實施空屋稅當年,剛好遇到央行跟進美國大幅升息,房價漲幅因而收斂,然而拉長時間來看,無論是實施囤房稅或空屋稅後,這些國家的房價漲幅都更大。
何世昌分析,囤房稅推升房租的原理很簡單,因為房東把租稅成本轉嫁到租金,最後受傷的必然是租屋族。但囤房稅、空屋稅為何會推升房價?他認為目前全球僅有極少數國家實施囤房稅和空屋稅,可參考驗頗為有限,但推測其中一項因素,可能是調漲後的租金收入高於增加的稅負,導致租金收益率上升,再加上近十餘年QE推升買房抗通膨需求,所以提振有錢人囤房的意願。
舉例來說,政府加重囤房族的稅負,每戶房屋稅漲1萬元;於是,囤房族把每月租金調漲一千,一年下來租金收入為1.2萬,租金收益率不減反增,租屋族淪為政府、房東的韭菜。政府大賺、房東小賺、租屋族慘虧。
何世昌指出,台灣與全球主要國家相比,屬於「房價高昂、房租便宜」的國家,房租之所以便宜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持有稅較低。倘若持有稅持續調漲,房東必然把增加的稅負灌入租金中,長久之後恐會走向「高房價、高房租」的雙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