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改寫全球幼年型紅斑性狼瘡治療! 台大醫院研究找到「最佳用藥時機點」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4.02.29 02:44

改寫全球幼年型紅斑性狼瘡治療! 台大醫院研究找到「最佳用藥時機點」 19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治療幼童的全身型紅斑性狼瘡(SLE),台大醫院今(29)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使用生物製劑單株抗體的最佳時間點,一改過去只在急性期、復發期才用藥的傳統作法,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將用藥時間點提早,在幼年型紅斑性狼瘡稍有活性時,就進行「維持性治療」,半年施打一次,結果發現可有效減少類固醇使用量及住院、復發甚至洗腎的機率。而台大是全球首個提出這一種治療方式的醫院。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屬於人體自體免疫性疾病的一種,好發於育齡期的女性(14歲至44歲),男女比例約為1:10,發病的原因均與基因和環境有關。全身型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因人而異,發生處多為皮膚、關節、中樞神經系統,或腎臟等器官,由於是B細胞過度活化產生自體抗體攻擊器官,長期慢性發炎容易導致多重器官系統的破壞。病患中又以年紀輕的病人症狀較為嚴重。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幼年型紅斑性狼瘡在風溼免疫科是很難診治的疾病,而目前全台灣比較重症的病例,幾乎都會轉來台大兒童醫院,台大醫療團隊進一步發現,只要改變治療時間點,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結果。

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江伯倫以及醫師林庭瑋、胡雅喬的研究團隊,針對該院2015年到2022年收治的幼年型紅斑性狼瘡病童,符合3個月內新診斷、疾病稍有活化但相對穩定的病人共40人,早期進行「維持性治療」,半年使用一次使用生物製劑單株抗體作為輔助治療。

林庭瑋指出,生物製劑單株抗體的作用機轉,會與在B淋巴球上的CD20抗原結合,啟動免疫反應,以調控B淋巴球凋亡,且生物製劑單株抗體在人體內的生物活性長達半年。追蹤就發現,這40名病童,有9成的病人可以幾乎或達到疾病控制,有助於維持症狀不至劇烈惡化,減少復發和發展成慢性腎衰竭的機會,且越早期使用,越有機會達到疾病控制。

更重要的是,江伯倫強調,這樣的使用方式,可降低其他藥物的使用量,尤其是類固醇這類會導致較高副作用的抗風溼藥物,因為,皮質類固醇常讓患者面臨非常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影響兒童生長、皮紋、痤瘡、高血糖、高血壓、白內障、缺血性壞死和骨質疏鬆症等。同時可以減少住院、復發及慢性腎衰竭、洗腎的機率。台大是全球第一個提出這種治療方式。

江伯倫說,新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時間點的改變,過去生物製劑單株抗體只被用於急性期、復發期的治療,但台大醫療團隊則是用於預防,且只需要半年打一次,支出減少很多,希望研究成果能讓其他醫院也可以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不過,目前並沒有健保給付,一次藥費約新台幣3.9萬元,也希望健保有機會醫藥的補助。

台大研究團隊強調,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抑制B細胞的生物製劑單株抗體時,需例行追蹤B細胞數目及血中免疫球蛋白濃度,並追蹤B、C型肝炎復發的可能。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運動型男愛爬山突發心悸+胸悶 就醫驚見「心臟功能剩常人一半」

每3人就1個難躲帶狀疱疹 跨國大調查卻曝8成5人陷錯誤認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