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如何真正「跟自己和解」?現在這樣和解了嗎?心理師深度解析。

今健康/今健康 2024.02.27 15:49

生活不容易之下,許多人漸漸意識到、認識到「跟自己和解」。不過確切來說,究竟什麼是跟自己和解?要怎麼跟自己和解?我真的跟自己和解了嗎?現在過的好辛苦,是不是還沒跟自己和解?對此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提出觀點、指出關鍵,並一一說明。

「跟自己和解」是什麼意思?
是原諒、接受?心理師指關鍵。

什麼是「跟自己和解」?
郭禺廷心理師首先表示,「跟自己和解」從字面上了解,其實就是「誠實的理解與接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些事」,包含事件發生的事實、自己產生的感受與情緒,不壓抑、不忽視,接納這些後回歸到自我。後續真的以自己的意願行動,不再被事件直接影響和束縛,並為自己負責,這也是和解之下所能感受到的力量。

什麼是原諒、接受?
由於和解在字面上與原諒、接受等相似,因此很多人會混淆,實則有所不同。雖說都可以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若同樣以行動來看,單只有原諒,大多意味著讓自己去放下某件事;不舒服、會在意,但選擇不去在意。單只有接受也是如此,接下承受某件事,不論自己是否真的願意。

和解&原諒、接受有何不同?
為什麼原諒了卻還是痛苦?
如果只有原諒、接受,都可能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未必回歸到自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原諒了某些事情、甚至想辦法去接受自己無法接受的事情,但還是有很多負擔在身上,生活依舊不愉快,關鍵就在「理解和接納」,接納意味著「接受並納入心裡」。換言之,原諒和接受,可以是個和解之下所採取的行動,但和解未必會原諒、接受。

#郭禺廷 #跟自己和解 #和自己和解 #和解 #課題分離 #自我認同 #原生家庭

跟自己和解≠原諒、接受。
心理師舉例:受期待影響。

事件:背負一層層期待的重擔
舉例來說,最常見的例子如受著父母、情人、社會、世界價值觀的「期待」影響,認為自己要符合某種期待,光是對於這點就可能是個需要和解的關鍵。而在自我認同下確實符合期待,盼望著得到肯定的回饋,此時得到的反應卻是「一般般」就可能自我懷疑,進一步影響後續人生,可能出現加倍努力、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好、好還要再更好的耗電循環當中,出現下一個需要和解的問題,甚至再出現下一個需要和解的問題。

和解,但沒打算原諒、接受。
原諒、接受,卻沒辦法和解。
上述這種情況在抽絲剝繭發現問題及根源,理解並接納事實以及感受之後,有些人選擇原諒、接受;有人不打算原諒、也沒打算接受該事件,兩種情況都不再依著別人的期待,以自己的意思過自己的人生。但有的人則原諒對方、選擇接受,卻依舊走在他人的期待之上,或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往不是自己意願的方向走,持續痛苦著。由此可見回歸自我的重要性,單只有原諒或接受未必真的起的了作用。

跟自己和解了一樣不快樂,
我真的有跟自己和解了嗎?

跟自己和解≠無憂無慮
郭禺廷心理師也表示,跟自己和解之後可以過著相對自在的生活,但並不代表接下來的日子就一定無憂無慮,這也正是常讓人懷疑「我是不是還沒跟自己和解」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破事還是會發生:
心理師說明,跟自己和解後雖然能夠依著自我行動,但世界各種破碎煩心的事情也可能持續,尤其是和解的對象正好就是頻繁接觸的人事物。

各種和解的迷思:
前述所提到的原諒和接受,也是讓人常誤以為自己是否還沒跟自己和解的原因,還沒原諒對方是不是還沒和解。另外,也有一種情況是,跟自己和解了,下一步卻違背自己意願的「為了反而反」,自己心裡的想法某些層面上剛好和那個影響的根源相似,反而做出了違背自己意願的行動。

所以現在這樣和解了嗎?
或許早就跟自己和解了?
綜合上述,跟自己和解關鍵在於回歸到自己,當自己所做的決定真的是出自於自己的意願,那麼可能就已經達到和解。而並非一定感到快樂、一定沒有煩惱、一定原諒、一定接受、一定要有所不同。也有可能其實早就已經和解了,只是當下的生活真的太難了,或者頻繁接觸已經和解但又不斷讓人困擾的問題。此時需要的可能其實是實際的改善方式。

#郭禺廷 #跟自己和解 #和自己和解 #和解 #課題分離 #自我認同 #原生家庭

如何真正達到「跟自己和解」?
心理師教4步驟回歸自我。

什麼樣的人會需要和解?
那麼究竟要怎麼跟自己和解?郭禺廷心理師表示,之所以需要和解,代表著正有某些負面因素存在,影響到現在的生活,才會需要和解。也有些人會反覆抱怨著同樣的事情,但卻依然沒有改變,這樣卡住的現象也是個鼓勵可試著跟自己和解的情況。

步驟1:觀察感受煩惱
基於上述,那麼反過來看,鼓勵可以倒回去尋找,先沉澱靜下心去觀察、去感受,當下的生活最明顯的煩惱究竟是什麼?或者說各個煩惱是不是可能和某件事情有關?

步驟2:找出煩惱來源
接下來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煩惱?是某個人說過的話讓自己覺得必須現在這樣嗎?或者曾經發生過某件事,讓人覺得必須要這樣? 

步驟3:理解以及接納
接著,這件事對自己的情緒、感受是什麼?真正期待的是什麼?覺得委屈明明不想這麼做嗎?好累但卻一直往前走嗎?理解並接納事實及感受,允許自己可以有這些感受。

步驟4:開創全新可能
了解真正期待的是什麼後,接下來可以想想要怎麼做呢?若再加上食衣住行等現實的考量,還有哪些路可以走呢?有哪些可能性?實際上可以怎麼規劃呢?

如此一來就有利找到問題的根源,並且真的跟自己和解,也為自己找到新的出路。

#郭禺廷 #跟自己和解 #和自己和解 #和解 #課題分離 #自我認同 #原生家庭

「和自己和解」有非常多難題,
若真找不到答案,可找心理師!

當然,有時問題未必只有一個,也可能環環相扣,又或者問題當中還潛藏著小問題,很多時候未必是能順利找到的,因為這除了是面對自己最脆弱的一面相當不容易、甚至不敢面對、也可能因此讓人在自我防衛下形成自欺欺人,也可能是非常小的細節而無所察覺,例如對方得體且無心的一句話。

若自己找不到,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師聊聊,在受過訓練的傾聽、對談、尋找答案的方法之下,更有利找出答案。

《延伸閱讀》

.「人生好難」是出自原生家庭?如何探索?找到了,然後呢?

.學會課題分離生活更自在!心理師教3原則,別什麼事都背在身上。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