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晏轉載環球時報記者專訪問答全文摘要
Why smart leaders do stupid things: Is foreign policy rational
2024年2月24日是俄烏衝突爆發兩週年,早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時,美國著名攻勢現實主義學者-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就曾撰文提出「西方應為該危機的爆發負主要責任」,引發西方媒體關注和巨大爭議。
2023年9月,米爾斯海默(Mearsheimer)同美國政治學家塞巴斯蒂安·羅薩多(Sebastian Rosato)合著新書《國家如何思考:外交政策的理性》《How States Think: The Rationality of Foreign Policy》,提出北約擴張和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決策都是「理性的」,再次引起廣泛討論。
近日,就俄烏衝突即將步入第三年後的走向、西方對俄經濟制裁的失效以及中美關係等問題,米爾斯海默接受《環球時報》記者2月20日的專訪並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其答覆說明分述如下:
1)我認為實際的戰鬥不會持續到2025年以後,俄羅斯人將奪取比現在控制的更多的領土,並將實現停火。最終結果將是衝突的凍結,但無法達成真正的和平協議。因此,凍結的衝突再次成為熱點衝突的危險始終存在。
西方,主要是美國,不會接受俄羅斯佔領烏克蘭大部分領土的和平協議。雙方的衝突真的看不到盡頭,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沮喪的情況。一種尖銳而深刻的敵意將長期存在。
2)當北約在上世紀90年代決定擴張時,美國內部發生了一場大辯論。反對北約擴張的人基本都是「現實主義者」,他們認為北約東擴將導致與俄羅斯敵對並在某個時間點引發嚴重衝突。他們遭到了一群極具影響力的「自由主義者」的反對,這些人認為北約擴張並不會帶來麻煩。
北約擴張的支持者最終贏得了這場辯論。第一次大規模擴張發生在1999年,第二次發生在2004年。非常重要的是,2008年4月,北約在美國的鼓動下「表示烏克蘭將加入該聯盟。」
俄羅斯人當時明確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會對莫斯科構成生存威脅,它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儘管如此,美國及其歐洲盟友繼續向東推進,並繼續試圖將烏克蘭納入北約。2014年2月,一場重大危機爆發。那時我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提出「西方應該為這場危機負大部分責任。」
我認為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北約的擴張」,更廣泛地說,是西方試圖使烏克蘭成為俄羅斯邊境上的西方堡壘。
但此後,美國及其盟友加倍努力地推動烏克蘭「入約」。每次俄方試圖通過談判達成協議避免戰爭發生時,美國及其盟友都拒絕與俄方談判。2022年2月,在2014年的危機發生8年後,俄烏衝突爆發了。
3)在我們的書中,我們必須回答一個問題:「一個國家的理性意味著什麼?」我們的論點是,如果一個國家有可信的國際政治理論來支持該國正在推行的相關政策,那麼它就是理性的。
我們還認為,由於外交政策決定是一個集體決定的過程,而個人往往對什麼是合適的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重要的是,決策過程應以審慎的方式進行,參與決策過程的人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相互質疑彼此。
回到我之前說的北約擴張的問題,當時有兩個群體在爭論。其中一個群體是反對北約擴張的現實主義者,他們的觀點基於「現實主義理論」,這是一個可信的理論。
而擴張的支持者持自由主義觀點,他們的觀點基於「國際政治的三大自由主義理論」,即民主和平論、經濟獨立理論和制度主義,這些也都是可信的理論,在國際關係文獻中被廣泛接受,因此推動北約擴張的政策制定者事實上也是理性的。
我是站在現實主義的一邊認為北約擴張的支持者是錯誤的,但我不否認他們的行為是理性的。
普丁的決策是一個很直接的例子。一個國家認為自己正面臨北約擴張帶來的生存威脅。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它決定採取強硬措施,這被稱為「預防性戰爭」,無論別人喜不喜歡,這都是理性的決策。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個決策「是個錯誤」,或者說這種行為「違反了國際法」,但我認為「錯誤和理性」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4)很明顯,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對普丁(Vladimir Putin)的採訪幾乎不會在西方產生影響。真正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所有西方精英都對採訪和普丁本人給予了負面評價。如果你看看西方的回應,就會發現他們沒有興趣以任何積極的方式回應普丁說的任何話。我認為這次採訪對俄烏衝突的結局沒有任何影響。
5)西方的傳統觀點是普丁發起了這場戰爭,因為他被視為「帝國主義者」或「擴張主義者」。具體來講,有觀點認為普丁想要創建一個「大俄羅斯」,也就是說他下定決心要征服整個烏克蘭,然後繼續征服東歐其他國家。
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的。普丁 發動的是「預防性戰爭」,與所謂「帝國野心」無關,因為他根本沒有「帝國野心」。
他的決策出於他認為北約向烏克蘭擴張會對俄羅斯的生存構成威脅,於是他需要採取措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因此,我的觀點與西方傳統觀點完全相悖。
那麼如何證明我是對的,而傳統觀點是錯的呢?答案很簡單——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傳統觀點。沒有證據表明普丁想創建一個「大俄羅斯」,也沒有證據表明他想征服烏克蘭,更沒有證據證明他想要征服除了烏克蘭以外的其他國家。
而另一方面,有大量證據表明他的動機是「阻止北約向烏克蘭擴張」,他本人在無數的場合這樣明確表示過。
6)很明顯,西方對俄經濟制裁幾乎完全失敗了,這很了不起。美國人認為,一旦戰爭開始,經濟制裁加上烏軍在戰場的早期勝利,將使烏克蘭能夠在其境內擊敗俄羅斯。
「制裁措施」曾被認為是對抗俄羅斯的制勝武器,但現在俄羅斯經濟運行良好。如果說制裁產生了什麼影響的話,那就是歐洲經濟受到了傷害。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對於對俄經濟制裁的失敗有何反應?美國是否能夠正視現實並推動俄烏雙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我認為美國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這場戰爭,美國希望在某種程度上幫助烏克蘭扭轉戰場局勢、收復失去的領土。但這是不會發生的。
事實上,這是一種妄想。現在對於烏克蘭來說,嘗試與俄方達成某種解決方案會更有意義。但這並不會發生,因為西方不會退出,至少目前看來,烏克蘭也不會退出。
7)美國正在採取全球遏制中國政策。這意味著,將來美中關係會是一種根本上的大國競爭關係。
不過雙方也會有合作,美中並非沒有共同利益。我相信美中將繼續進行大量貿易,但可能幾乎不會涉及高端技術,但會涉及食品、紡織品、製造品等。兩國也將在核擴散、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繼續開展合作。
現在,我希望美中雙方都能明智地處理這種競爭關係,以避免陷入戰爭,否則那將是災難性的。
The post 美國攻勢現實主義大師 米爾斯海默預測俄烏衝突結局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