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台灣新冠疫情有升溫跡象,自去年11月單周兩百多例確診、20多人死亡,到今年1月單周已超過5百例、60多人死亡,達到5個月來新高;同時,國內單周急診類流感就診超過12萬人次,更是近10年同期第二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1月30日至2月5日)新增567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新增546例上升。死亡部分新增65例死亡病例,與前一周新增64例相當。近幾周各大醫院急診、診所都湧入病人潮,台灣春節之後將迎接開學及228連假,預估國內在2月底、3月初恐同樣面臨疫情再升溫。
新冠肺炎主要影響的是人體的呼吸系統,所以當病人出現呼吸衰竭的症狀,就需要搭配呼吸器治療。根據國外研究,在需要侵入性機械通氣的新冠患者中,呼吸器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發生率超過50%。呼吸器相關性肺炎定義為在接受48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侵入性機械通氣後發生的肺炎。它會增加住院時間、撤離呼吸器的時間、死亡率和發病率,對醫療資源造成重大負擔。
呼吸衰竭病患插管使用呼吸器是加護病房病患常用的支持療法,但是因為插管影響痰液清除及咳嗽反射,因此病人的聲門下容易累積分泌物使得細菌容易滯留於此分泌物中,進一步微吸入(microscopic aspiration)細菌到肺部,造成呼吸器相關肺炎。使用聲門下抽吸(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之氣管內管可以將滯留在病人氣管內管球囊上的分泌物排出體外,大幅減少分泌物滲漏至病人肺部而引起肺炎。
一項有關使用聲門下抽吸之氣管內管的薈萃分析研究數據顯示,聲門下抽吸氣管內管能夠降低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機械通氣的持續時間及加護病房住院天數。使用聲門下抽吸之氣管內管可以降低新冠患者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的發生。
2018台灣肺炎診治指引及國外醫學會建議使用聲門下抽吸之氣管內管,並且寫入醫療準則。但台灣因為聲門下抽吸之氣管內管還沒有健保給付,病人家屬需自費支付聲門下抽吸之氣管內管。
雙和醫院急重症醫學部哈多吉醫師於醫學期刊中提到,多年來已經有許多文章提到聲門下抽吸(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之氣管內管可大幅減少呼吸器相關肺炎。聲門下抽吸之氣管內管確實寫在國外重症治療準則中,是非常值得加護病房用以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的利器。(照片示意圖,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