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心鄉之路》系列006-覺察與面對

台灣捷報/嘉義-蔡孟宗 2024.02.14 00:29

文/見毓法師 (法聚書院) 攝/蔡孟宗(法諄) 影像顧問
一張照片 一個心情 一個故事

▲圖說:【生命的成就】真正生命的成就,其核心價值應是建立在戒、定、慧增長和利益人間之上。
20240207 攝於 中越 巴拿山.佛手托橋(圖/蔡孟宗攝)
▲圖說:【成就】事業的成就,不等於生命的成就!
20240207 攝於 中越 巴拿山.佛手托橋(圖/蔡孟宗攝)

同學會中,二、三十年不見,大家都變老了,視茫茫而髮蒼蒼者多,

有人笑說「相見不如懷念哪!」。

曾幾何時,我們一群曾經齒少氣銳的同學,正一起步向人生的暮年。

現在的話題,大都談論著如何預防保健,分享著生病疼痛如何療治。

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進入遲暮之年的我們還能走多遠?猛然警覺時不我予啊!

也才發現事業的成就,不等於生命的成就!真正生命的成就,

它的核心價值應是建立在戒、定、慧增長和利益人間之上。

在往昔的歲月裡,多數人曾經多麼渴望事業有如何輝煌的成就,

但往往為了追求名位的高度,而忘了家庭的溫度。

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境地,竟是內心的從容,以及健全溫馨的家庭。

我們也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可與讚賞,到最後才體悟: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只是短暫的一段因緣關係而已。

覺察之後,檢視歲月的行囊裡,除了甘甜與苦澀之外,

更應積極學佛行善,讓生命的行囊裝滿更多福德與智慧種籽。

時值暮年,且保持一顆寧靜充實的心懷,寵辱不驚、去留無礙,

法喜向前,過個從容、優雅的圓滿人生。

▲圖說:【學佛行善】更應積極學佛行善,讓生命的行囊裝滿更多福德與智慧種籽。
20240207 攝於 中越 巴拿山.佛手托橋(圖/蔡孟宗攝)
▲圖說:【自己的世界】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只是短暫的一段因緣關係而已。
20240207 攝於 中越 巴拿山.佛手托橋(圖/蔡孟宗攝)

The post 心鄉之路》系列006-覺察與面對 first appeared on 台灣捷報.

熱門關鍵字:

生命 人生 事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