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年底大掃除慰勞辛苦的自己,許多人都會選擇去按摩放鬆一下!46歲劉小姐突然發生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緊急就醫,追溯發生前三天曾做過肩頸按摩;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吳俊毅醫師提醒,「不當按摩恐造成動脈剝離或中風,若按摩後感到不適等異常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圖/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吳俊毅醫師提醒,「不當按摩恐造成動脈剝離或中風,若按摩後感到不適等異常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供)
吳俊毅指出,劉小姐至急診求診時,右眼單側視物不清、血壓高至200、肩頸持續疼痛且伴隨頭痛,當天至急診檢查時視力短暫恢復,且電腦斷層亦未檢查出緊急問題;因此劉小姐在急診觀察後即返家休息,症狀未改善仍疼痛難耐再至神經內科返診。
吳俊毅說明,而單側視力模糊且血壓高是內頸動脈狹窄的經常表現,亦稱為暫時性黑矇,再嚴重的話則可能造成單側肢體無力,即俗稱的腦中風,因此立即詢問此前是否有異常情況;經詢問得知,劉小姐在三天前曾做過肩頸按摩,按摩後右側頸部急遽疼痛,且右眼視力模糊、視野變暗等症狀。
吳俊毅表示,臨床上,曾有民眾在受到角度不對或施力不當的整脊、按摩後,發生肩頸疼痛合併手腳無力:後來檢查發現有動脈剝離的情況,嚴重者可能導致缺血、血栓,更進一步可能有中風、偏癱的風險。
吳俊毅立即安排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及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造成血管狹窄、血流不足,所幸大腦組織並未壞死;立即給予藥物治療以改善循環,並會診神經放射科胡成全醫師進行內頸動脈血管重建評估。
胡成全解釋,內頸動脈剝離是指內頸動脈的內膜因某種原因產生一個裂縫,血液鑽入血管壁把血管壁剝離開了,且把血管真正的管腔擠扁,使腦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於是就產生了缺血的症狀;另外,狹窄的血管腔中也容易產生血栓,掉落後可能阻塞遠端血管。
此外,內頸動脈剝離比較容易發生在年經人,大部份都是由外傷所造成的,例如打球時頭部受到撞擊,或是頸部劇烈的扭動等等;以劉小姐的案例來說,不適當的肩頸推拿,就是造成內頸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
胡成全說,內頸動脈剝離通常透過嚴格控制血壓,加上積極藥物治療就能夠有效改善,但這並非絕對,因為藥物治療的效果,對於每個病人都不同;某些人剝離的血管壁管腔會慢慢縮小甚至消失,也有數周後,仍然顯示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狹窄。
胡成全又說,劉小姐在經過一個月的藥物治療與觀察後,電腦斷層圖仍顯示右側大腦灌流不足,血管攝影檢查也顯示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狹窄,因此在考量日後內頸動脈很可能有完全阻塞的風險下,建議手術重建血管;劉小姐在充分了解手術流程與風險後,接受頸動脈支架重建手術,手術十分順利。
胡成全指出,術後大腦血流明顯改善,而視力、肩頸痛和頭痛症狀,也在術後1個月內逐漸恢復與減緩,自始至終都沒有神經功能受損的情形;大部分情況下,內頸動脈剝離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腦組織缺血壞死且神經功能受損,劉小姐在症狀出現後即時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機,所以能獲得較好的神經學預後。
圖/頸部按摩禁區說明。(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提供)
吳俊毅提醒,於肩頸部位的按摩,須注意按壓力道,並避開頸動脈竇的結構,以免造成暈厥、血管剝離、甚至腦中風,建議應透過有豐富經驗的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執行肩頸部位的治療;若按摩完數天內有突發性肩頸疼痛、視力模糊、頭暈、肢體無力情形,須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復健科黃尚阡醫師呼籲不可盲目按摩,人體正面頸部兩側,在左右頸動脈延伸往喉結方向的範圍,是按摩的禁區,一般肩頸痠痛是按摩後頸部、肩膀的部份,筋骨痠痛舒緩需找專業、有證照、可信賴的物理治療師或按摩師;在按壓後頸部位時,除避免按到頸部兩側的禁區,施力的力道也要輕柔,若快速、大力轉動脖子,可能會導致血管受傷、動脈受壓迫,甚至是神經損傷、癱瘓的可能。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