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 台少盟辦論壇邀各界共討解方

中央社/ 2024.02.07 14:2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207 14:21:18)【青少年勞動問題:失業率高,勞動環境不友善,青少年就業需被正視】 青少年失業率長久以來都是國際社會嚴正關切的議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統計,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截至2022年底,全球15歲至24歲青少年勞動力人口下降至約4億9千萬人,但失業人口高達6900萬,總體失業率達到15.6%,自2009年金融風暴後一路飆升,從13%上升至15.6%,未見改善。

至於我國的青少年失業率則長年維持在11%左右的高失業率,是總體失業率(我國總體失業率維持在3%上下)的三倍之多,若按教育程度觀察,失業率最高為大學以上9.77%,其次是高中(職)6.56%,顯見學歷越高、失業率越高,產業和人力結構失調。而探究青少年失業原因,根據主計處111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15~24歲青少年失業原因以「初次尋職失業者」 最多,有63.9%,「對原有工作不滿意」次之,「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為第三,分別佔23.9%及7.52%。

青少年就業已是世界各國青少年政策中的優先議題,2020世界青少年報告(World Youth Report 2020)中,直指青少年的就業問題已是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聯合國也將青少年就業問題列入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而根據衛福部2022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約有45%的青少年認為政府應最先提供給青少年的福利措施為「提供安全打工的機會」,「提供就業輔導服務」則佔約26%,顯見青少年有相當程度的就業及輔導需求。然礙於我國現行法令及升學主義文化的影響,大部份人並不認同十多歲的少年去工作,不過依據2022年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歷年來15-19歲青少年就業人口,自2000年以來每年平均有約近十五萬名青少年投入就業市場,有些因為家庭經濟需要或各種因素而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但往往也因其學經歷不足且缺乏就業輔導資源,在就業市場裡容易跌跌撞撞成為弱勢勞工,有時也必需身兼數職或半工半讀,青少年的生活處境如在逆風前行。

【近年觀察:疫情、數位衝擊,勞動型態及困境改變】 近年受到疫情影響,經濟環境遭受巨大衝擊,雖疫後百業復工,但對於弱勢家庭,仍等不到復甦,對於本就處於危機家庭中的弱勢少年,更無疑是巨大打擊。據台少盟各地逆風據點反應,2023年遇上更多為了生計,打工賺取收入放棄學業的青少年,尋求職涯規劃的青少年年齡,也自以往常見的15-18歲,下降至13-15歲,而從2023年「逆風教育助學計畫」的申請學員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更可發現弱勢少年中,有七成五是為分擔家中經濟而打工。然而弱勢少年的勞動實境處境、就業形態及失業清況,相較其他就業群體甚少受社會各界及政策關注,社會各界及政策關注,實在遺憾。

【數位時代來臨,勞動型態改變,少年成為自雇者】 數位時代來臨,網路興起,與網路習習相關的新興產業隨之而生。而數位的發展也改變了過往傳統零工經濟的求職模式,在直播、外送平台上,使用者可自行選擇工作內容、時間、地點等,再依據實際工作內容計算報酬。與傳統勞動關係中,有固定的工作內容、地點、時間,勞工的勞力專屬雇主相比,有高度的自由性。對於身為數位原住民,在求職時又注重時間彈性及交通易達性的青少年而言,成為自雇者有極大的吸引力。

【青少年工作容易受到詐騙意外發生,詐騙多樣態】 2022年起,國內警方破獲多起「假求職、真詐騙」集團的「洗錢囚虐犯罪」案件,發現許多被害人經由社群網站、手機簡訊等徵才訊息,遭到詐騙集團先以高薪條件誘騙提供金融帳戶,接著在抵達指定地點後,遭詐騙集團扣留個人證件與存摺,並受到囚禁及虐待,甚至有人不幸遭到棄屍。監察委員葉大華、紀惠容調查後發現,被害者中有不少為弱勢少年,為求生計,卻在求職過程中,踏入陷阱,被騙遭到囚禁、被販運出國或成為詐欺共犯。青少年打工遭詐雖長期以來時有所聞,但近年網路發展迅速,詐騙樣態也隨之改變,透過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散播不實求職廣告吸引青少年,青少年求職遭詐困境亟待重視。

於《兒童權利公約》中,明確指出政府應採取措施,如立法、訂定行政規範,或自教育下手,避免兒童從事任何影響其身心健康、受教權利,或使兒童遭受經濟剝削的工作。然而時代變遷,當代兒少勞動型態轉變,針對兒少所訂定的相關措施及法律,也應隨之跟上。

對此,台少盟和全家合作進行「逆風少年大步走」計畫,致力於青少年就業培力,並於1/24舉辦「青少年勞動權益論壇」邀集司法、兒少權益、就業輔導等領域專家學者、企業、青少年共同討論,針對「青少年勞動權益困境」、「青少年打工經驗談」、「如何打造友善青少年職場」、「就業輔導前線觀察」等四大主題,匯聚意見共解青少年勞動困境。

▲全體大合照

台少盟理事長林月琴表示:根據《兒童權利公約》立法精神,我們針對未滿18歲的勞工,應提供更強化的保障,特別針對15到18歲的未成年勞工的權益保護,改進青少年勞工的權益保障政策和措施。確保年輕一代能夠在安全和合法的工作環境中茁壯成長,對此,台少盟建議施政措施如下:

1.廣設職涯發展中心,提升青少年職涯競爭力:目前全台有22個行政區,政府卻僅於9個區域設有職涯發展中心,量能明顯不足,且未有青少年專屬職涯資源。為提升青少年職涯競爭力,政府應密切觀察勞動市場變動趨勢,並廣設青少年職涯發展中心,提供全面職涯輔導和市場趨勢分析,使青少年能夠更好的適應就業環境。 2. 學校課程與職涯發展教育結合:強化職涯發展教育,融入學校課程,提早培養學生職涯探索能力及對市場需求有一定認識。 3. 提供青少年勞權教育資源:青少年勞工之工作內容多為短期性、臨時性作業,工作風險高,政府應提供青少年相應的勞權教育資源與資訊,、臨時性作業,工作風險高,政府應提供青少年相應的勞權教育資源與資訊,保障其權益。 4.定期調查青少年就業及職場現況,提供必要之就業協助:建立定期調查制度,了解青少年在就業過程中的困境,並提供必要的就業協助,降低初入社會就職弱勢青少年的學用落差。 5.強化就輔人員培育:就輔員(或就業社工)在弱勢青少年就業力提升職涯探索或就業輔導中扮演重要角色強調培育就輔員或就輔社工,協助青少年了解自我興趣、能力,提供職涯探索或就業輔導,促進其自我潛力的發展。

▲台少盟理事長林月琴致詞

桃園地方法院主任調查保護官王以凡針對司法少年勞動困境表示,據兒童權利公約第20號一般性意見書,青少年期是一個改善人生際遇的寶貴階段。如果在青少年期權利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對他們的任何投資都有被浪費的可能。此外,青少年期獲得積極和扶持性機會,可用來抵消幼兒期遭受傷害所造成的部分影響,並培養在往後減輕傷害的適應能力。

王以凡表示,應以符合兒少年齡的方式為學校外的青少年提供支助,幫助他們逐步獲得合宜工作,包括確保教育法和就業法之間的連貫性,並實施促進他們以後就業的政策。

王以凡也提出以下建議:將職業安全衛生納入教育體系,教育兒童與青少年風險辨識、預防及安全衛生相關議題,另於國中階段提供職業體驗課程,建立職業概念;修正勞動基準法第五章的最低就業年齡規定,學校教育得規劃職業培訓及實習計畫,讓14歲以上、未滿15歲有就業意願少年合法以勞動換取收入(實習津貼),獲得學習技能;勞動部應依據青少年年齡成熟狀態研訂「青少年職涯發展政策」,並開發適合15歲至18歲青少年適合之職缺及職業訓練課程;應研議降低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0條考領駕駛執照的年齡,並提高考照難度,給青少年取得執照合法上路的機會;另外,少年輔導工作者應接受職業輔導之專業培訓,設計或執行能維護受輔少年權益的方案,降低個案遭受職業災害之可能。

中時副總編 戴志揚針對青少年詐騙增多表示:台灣社會邁入兩極化,有時候青少年需要這份薪水,所以要勉強接受這一份薪水,容易遭受到勞動剝削,現代的青少年真的非常辛苦,希望政府可以加強查核,希望大家可以秉持的態度是謹慎的,若是為了想要快速輕鬆、簡單的賺錢,也可能造成不法集團的有機可趁。

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 徐書磊針對青少年打工法律風險議題,用自身經驗為例表示:當年自己17歲開始有獨立的夢想出來打工,曾經在滑板店、便利商店打工、甚至自己當起網拍賣家,但當時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勞動法律風險,像是颱風天出勤怎麼辦?根據勞基準法 40 條,薪資應加倍發給,並在事後補假休息。在代購拍賣品網拍時,是否可以取用官方網站圖片,根據著作權法91條擅自重製他人著作權者,都是需要負擔法律風險的。青少年時期因為需要工作,有法律保障的工作都已經有違法的風險了,更何況是沒有法律保障的工作如夜店圍事、賣包廂抽成、開球版抽水錢、臨時工地現領、勞動債催收等常見的工作類型,重點應該要放在了解青年為何需要或想要工作的原因,才會知道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在現場,青少年代表也分享在打工現場遇到的困境,TIKTOKER 池里表示:自己從14歲就開始經營自媒體,現在在tiktok上擁有20多萬粉絲,但自己也曾經碰過因為對方是朋友,發包工作邀約,但因為沒有事先簽契約,在完成工作事後跟對方索取報酬時,反而遇到對方不認帳的問題,這都是在自媒體工作時,接業配或是承包時應該要注意的部分。

身兼美妝KOL及牙科助理的Van則表示,美妝KOL的工作性質和池里非常類似,在簽約時,一定都要看清楚。並分享自己不久前續約不順利的例子,對方與他簽了一年的合作後要續約,但發現對方在契約中授權要繼續使用他的圖文下廣告,和對方在討論授權金時卻無法達成共識。而他也結合牙助及美妝KOL兩個不同性質的工作,因自媒體入行門檻較低,鼓勵青少年在打工之餘,也能斟酌衡量是否要以自媒體作為副業,開啟不同的道路。

少年阿富表示:自己曾經是觸法少年,因為先前剛出所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會擔心因為要定期跟保護官報到,我又不想用家裡有事的理由一直排休假,在告訴老闆自己有案底之後,原先每周排五天班就馬上被砍到剩下每周1、2天班,對自己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也曾經想說正規的工作場所被歧視,那要不要乾脆回到幫派再幹一票,但在保護官的轉介之下,來到更生少年協會的未來咖啡工作,也穩定許多,青少年就像一塊新的海綿,家庭與學校沒辦法發揮功能的時候,就像把海綿丟進廚餘桶裡面吸收,也沒辦法穩定生活。

青少年小宣表示:在零售業做了兩年多,中途有轉換到餐飲業過,曾經碰到的困境包含工時過高不一定有加班費、砍班沒有合理理由、遭遇同事偷錢業務侵占罪、薪資不透明等等的狀況。並建議青少年朋友面試時,要問楚工作內容、薪水、休假制度,拿到薪水一定記得再數一遍,少給就跟老闆反映,保障自己權益。

企業代表 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蘇娉玉人資協理 表示:東森集團事業體橫跨電視購物、新媒體、餐飲、寵物、美妝產業。在東森不太會介意員工是年輕人還是老人,東森主張的是實戰派,員工也都可以直接寫信跟總裁反映意見,公司也可以帶寵物、帶小孩上班,申訴、轉調機制都要重點建構,工讀生進來也都會有輔導生制度,心理健康方面也可以找人資,也有設立幸福長機制,關注員工的狀態。青少年會有學用落差,所以企業要主動去做工作拆解,讓青少年可以按部就班的順序,學習應有的技能。

全家便利商店 資深招募經理 邱廷旺表示: 全家未來維持持續的展店計畫,需要培養優秀門市經營,人才公司對ESG重視,目標以社會價值落實共益行動發揮具體影響力,如何達成人才人力的補充及養成與落實ESG社會價值人資策略的對應,在選用跟訓留上採取「兩好兩對」的概念包含「選好對象、訓對能力、用好方式、留對作法」。選才方面招募推動職場徵才體驗,提升求職者對工作期待與實際工作之契合度,減少認知差距與心理適應期。並搭配訓練課程、實地稽核、設置申訴管道等方式保障勞工權益。在訓練能力方面,提升職場適應主要關鍵為「學習資源」及「教導關懷」,減輕學習壓力,透過短影音課程強化學習印象。此外,為提高員工留任及加強店舖經營穩定性,從改敘、獎金及福利制度設計,提高員工留任的意願。

全家國際餐飲(股)公司 後勤支援本部 林金德本部長 表示:全家以「人」為企業重要根本,致力培育高規格的餐飲人才。從招募、培育、任用、留才都有完善的相關規劃,包含後續各階段基礎晉升訓練、工作區台升等考試、進階培育-企業大學或海外研修,都是現在全家在培育青年人才上的重點事項。

Okogreen 生態綠創辦人 徐文彥表示:青少年打工是一個過渡期,也是為未來職涯奠定基礎,以我僱用的青少年為例,透過提早招募青少年,不論是仍在學期間的實習、PT打工,如果合作愉快,未來畢業都有機會成為我的正式員工,現在非常缺工,搶人才需要提早開始動作。也鼓勵青少年們不要被企業的SOP綁住,可以先理解SOP的設計理念,才能更快速的上手工作。

就業輔導工作者代表 台北市基督教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執行長 李君儀表示: 以乘風少年職發組統計的近三年服務對象來源(每年30位少年)發現,少年在打工過程中可能遇到最主要的兩個勞動權益困境包含: • 歧視和不公平對待:如詐欺案而來的品格問題。 • 工作條件不清晰、不確定:如不確定的工作時數,人情介紹來的工作。 「由於職場的歧視、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少年常常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社會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也對他們的長期福祉和社會融入造成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雇主在雇用少年中可能遇到最主要的兩個問題: • 溝通和管理的挑戰:少年可能由於過往經歷而在溝通和行為上展現出特定的模式 • 合規性問題 :雇主可能不完全熟悉針對少年的特殊勞動法規定 總結來說,就業輔導員在服務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少年特有的勞動權益和需求,並協助他們在保護自身權益的同時,獲得積極的工作經驗和個人成長。

台灣繼續前進原住民教育產業協會秘書長 陳慧勳表示: 原住民族群面臨的就業五大困境為一、教育程度偏低有故就業能力有限;二、生活價值與刻板印象與就業意願衝擊;三、職場環境產生文化疏離感則就業穩定度低;四、政策制度是否符合族人期待;五、就業資訊取得困難或其他家庭結構。且年15~24歲的原住民青少年的勞動參與率高的特性,就是因為過早進入到勞動市場,會失去增加其他學習知識以及多元技能培養的機會,對此,繼續前進協會認為,第一、應該要讓生涯啟蒙教育的向下扎根,與一般例行性教育一樣重要。第二、在學生生涯輔導服務方式上,要注意是否具備創新與多元以及溫度。第三、在訂定整體青年就業政策時,要注意是否有接軌全球化與族群化。

社團法人宜蘭縣得安家庭關懷協會就業輔導員 林子瑄表示:近幾年在青少年就業輔導上,觀察到青少年有身心議題比例變高、溝通表達能力弱化、社會適應力不足、人際互動困難等等的就業困境。就業輔導工作最難的就是協助青少年穩定於職場的過程。針對友善雇主的開發,大公司與小店家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大公司雖然有保障有制度,但對於青少年來說,較無法針對青少年做個別化的輔導或是彈性調整工作內容,在雇用的說服過程中,雇用門檻也較高,談合作的過程也耗時。小公司則可以有彈性協助青少年職場適應,但各項制度不明確之下,也容易缺乏勞健保等基礎保障。總結來說,在期待推動勞動權益之餘,也期盼政府與各界能有更多資源投入青少年就業輔導,才能更健全青少年就業輔導量能。

論壇最後,台少盟副理事長吳易峰總結指出,本日的分享與討論,都能使社會對當代青少年勞動現場的困境,有更深入了解,也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徑,構思解方。青少年勞動權益,始終都是社會應嚴正關注的議題。

隨著時代變遷和科技快速發展,青少年所面臨的勞動型態和挑戰也在不斷變化。台少盟在過去20年間致力於改善青少年的勞動權益,希望透過論壇聚集各界人士的智慧和經驗,共同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更加友善和支持的就業環境,這不僅是台少盟的目標,也是社會各界應共同承擔的責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