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205 09:27:58)過年讓人聯想到團圓,但對有些人來說也許是壓力或是厭惡的來源,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很多人會把「過年就是要回家跟家人團聚」這句話掛在嘴邊,有時讓人聽起來會覺得特別的刺耳與不舒服。
「家」對某些人來說是溫暖的窩或者是度假勝地,但是對有些人來說是可怕的回憶,相信溫暖的「家」會讓人想回去,知道回去能感受到家人的愛與互相支持,但是有些家庭可能有愛卻氛圍冷漠、易有爭執、甚至曾經發生過家暴或正在發生家暴的家庭,會令人有距離感、窒息感襲來,也可能早已經不回去,但一碰上過年便會開始掙扎該不該「回枷」,這種五味雜陳的感覺,只有自己最清楚不過。所以台中「張老師」提出提醒: 一、不想回家,不必自我責備:選擇讓自己處在安全的環境,並沒有什麼錯,不用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麼事情,把自己的狀態照顧好了,隨時都能回家、不一定要等到過年。 二、委屈求不了全: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常常是在家庭中意見產生分歧或是發生爭吵時會出現的潛台詞,聽起來是為了家庭的和諧或含有幾分好意提醒,仔細想想,有幫助真正的問題解決嗎?適度表達自己想法,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心情感受,也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才能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往問題解決方向前進。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日常的互動中,每個人在心理上都有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範圍,當自己感到不舒服、委屈、忍讓、勉強、被逼迫時,就是超過自己的界線了。有了心理界線就可以拿捏自己與人互動的方式與距離,時時的關心自己身體與心理的感受,有助於穩定自己的健康界線,免於在無形中被他人行為或言語侵犯而獨自承受痛苦。擁有健康界線的人會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需求,面對他人的決定也會給予相對的尊重,並清楚的知道那是對方的需求、想法,不代表是自己的,自己也可以有選擇權,這樣的互動關係才是安全、健康的。當你感到無助,需要有人傾聽、陪伴的時候,你不是一個人,撥打1980張老師專線,讓我們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