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馬斯克報喜成功將「晶片植入癱瘓者大腦」!晶片移植到底能治療什麼?

Heho健康網/謝承恩 2024.02.01 03:14

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日前在社群媒體上報喜,在他共同創辦的神經技術公司 Neuralink ,已經成功在一名癱瘓患者的大腦中植入大腦,未來更有機會可以治療複雜神經系統疾病,但臨床醫師是怎麼看待的呢?

根據外媒報導,Neuralink 在去年通過美國食藥署核准,可以進行人體臨床試驗開始招募試驗者,病人需要進行「切顱手術」將頭蓋骨打開,並且將 5 枚硬幣大小厚度的晶片植入腦中,並接收與解讀大腦訊號。

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蔡力凱指出,特別的是這個人腦晶片,不只是「單向接收大腦訊號」,而是可以「雙向解度與輸入訊號」,除了行動不便的人可以控制裝置,電腦也可以對大腦發送訊號進行治療。

大腦晶片為何可以協助癱瘓者?

蔡力凱指出,一般人要移動自己的右手時,大腦會誘發一個電位,讓運動神經元往下傳到右手進行運動,但換作是癱瘓者的肢體部位無法移動,但是大腦是健康的,仍然可以產生動作電位。

因此大腦晶片植入到大腦皮脂層,就是可以偵測並接受「誘發」的腦波電位的變化,再透過這項訊息連接到機器輔具,幫助身體進行移動,在歐美各國有多家企業投入人機介面與晶片植入的研究。

晶片植入大腦會有安全疑慮嗎?

蔡力凱指出,這項技術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大腦電位」的複雜性和精準性,是不是能夠被精準測量與協調變化,因此受試者必須要進行「開顱」等侵入手術,將晶片植入到頭骨內,而非頭骨外,才能準確接收。

「人腦的運動區不大,但要控制手腳運動,大腦影響的區域分布位置都不一樣。」他說,大腦要密集的接受訊號,如果把電極區放在頭骨外,訊號下降、準確性也會下降。

因此,晶片本身才因此必須離大腦皮質很近,勢必要把頭骨打開,屬於侵入性的手術,目前現有的巴金森的治療,也會把電級插入大腦中,因此也要確認到底晶片的安全倫理,及是否可以放在腦子很久?

晶片能夠訓練身心及神經系統?

蔡力凱指出,晶片植入大腦後是屬於雙向的接受,意旨病人腦部也可以接受訊號,讓感覺系統跟視覺系統產生變化,例如機器在大腦的視覺區可以傳輸「貓」的電位刺激,病人就會以為眼前可以看到有一隻貓。

同時這項研究也會出現倫理問題,例如「如果病人的晶片或機器解讀錯誤,做出不是病人自主意願的動作,是否會像科幻電影一樣被他人或程式控制?這是值得要去研究的方向。」

但大腦晶片的應用仍值得期待的,葉力凱說,目前最適合應用的臨床醫療就屬於脊髓損傷、頸椎或胸椎脊髓癱瘓、手腳癱瘓,但大腦仍運作正常、亦有動作電位生成,好比 SMA 跟 ALS (漸凍症)的患者。

未來病可以透過訊號看到想要看的東西、講出想要講的話、做出想要的動作,因此該科技如果可以解決他的正確性跟安全性,將來包含巴金森氏症、癱瘓者、視障者都可能會獲得治療的曙光。

蔡力凱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