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2023)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首度跌破30坪,平均約29.7坪,顯示在高房價的趨勢之下,民眾只能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另與10年前相比也少了5坪。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高房價相對的代價就是小宅化,台北市很早就出現推案M型化,不過小宅化的經驗正逐漸從北部往南蔓延,尤其過去北部建商在房價上漲過程,對於控制坪數與總價相當有經驗,當這波非雙北地區的都會區房價開始飆漲,建商也複製北部小宅化的經驗到南部推案,加上住宅型態也由大坪數的透天轉為電梯大樓,因此統計移轉的每戶面積越來越小。
統計顯示,去年建物買賣平均移轉面積29.7坪,不僅是首度跌破30坪,也是史上買屋面積最小的一年,10年前建物買賣平均移轉面積還有34.6坪,20年前平均買賣移轉面積則還有46.6坪,越買越小的趨勢顯著。
若以區域來看,平均購屋移轉面積最小的是北市的24.2坪,不過與10年前相比北市反而變化最小;變化最大的是南部區域,台南與高雄10年來買賣移轉平均每戶就少了8坪,減少坪數遠勝於北部地區,即使台中市也出現類似狀況,10年來平均建物買賣移轉面積每戶減少5.6坪。
曾敬德表示,中南部房價飆漲快速,開發商也縮小兩房三房的坪數空間,另外早年可能透天房價也不高,當時候購屋就可以直接買中古透天,不過現在透天的土地與房價高漲,加上人口結構也從大家庭轉換成小家庭的型態,購屋也從透天轉為有電梯與社區管理的大樓產品,因此統計平均購屋面積出現明顯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