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異位性皮膚炎釀白內障 大林慈濟醫院助改善症狀

台灣好新聞/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4.01.26 09:19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今(25)日舉辦「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記者會」/陳致愷攝影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今(25)日舉辦「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記者會」/陳致愷攝影


從事餐飲業的「小戴」年僅22 歲就創業,因從小確診異位性皮膚炎,經常搔癢破皮流血、睡不好,不得已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曾經一天高達 8顆,比同學吃的糖果還多,依然無法有效控制,長期更導致白内障,經手術才找回視力。幸好,小戴後來遇上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經評估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明顯改善,讓原本不再信任治療的心,重新點燃希望。

賴寧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疼,屬於慢性發炎、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主要因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所導致,且症狀可能因皮膚障壁受損、外界病原及過敏原侵入、皮膚發炎反應而加劇。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嚴重搔癢、皮膚乾燥、紅斑與丘瘆,以及因反覆搔抓導致皮膚變厚變硬的苔癣化現象。特別是搔癢感,經常讓病友半夜睡不好、劇烈搔抓,不但造成皮破血流,增加感染的風險,長期睡不好也會影響生長發育與人格發展。

賴寧生院長進一步表示,具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發炎反應,治療以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為原則。許多人因擔心副作用而將類固醇視為毒蛇猛獸,這是不對的,其實,低劑量的類固醇能有效缓解異膚的發炎反應,長期且高劑量的用藥才需要謹慎評估。至於抗發炎藥物,不同種類有其不同的藥效極限,應依據疾病輕重程度,及早採取對應的治療,尤其更嚴重的頑固性或中重度異膚病友,建議採取標靶精準療法。

院長賴寧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疼,屬於慢性發炎、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主要因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所導致/陳致愷翻攝

院長賴寧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疼,屬於慢性發炎、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主要因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所導致/陳致愷翻攝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不僅要趁早,更要「有效」!賴寧生院長表示,「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標靶藥物就像精靈炸彈,能精準鎖定引發乾癢和發炎的細胞激素,防止免疫發炎反應的進行,緩解中重度異膚急性的發炎、降低反覆復發的風險。

另一方面,免疫細胞具有學習的能力,即為「塑化理論」。若一開始治療中重度異膚,先給予抗發炎效果較差的治療,就像塑膠定型計畫,容易促使發炎細胞譨自己變得更壞;反之,若能在塑膠還末定型前加以阻撓,就能改變過敏免疫的反應模式,達到精準治療、調整體質的作用,預防其他更嚴重的頑固型過敏病變。

以上述病友「小戴」為例,綜合計算病灶面積、皮膚發紅、浮腫、抓痕與苔癖化程度等條件,臨床評估厲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使用傳統的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免疫抑制劑等抗發炎藥物治療,改善效果有限,因此予以具標靶治療特性的生物製劑。

經治療,小戴最困擾的搔癢感消失了,睡眠品質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大大提高,從原本對治療不抱任何希望,到現在充滿信心,終於等到穩控異膚的機會。

目前健保針對 12 歲以上青少年與成年的中重度異膚,已給付多種標靶治療藥物,至於年紀更小的異膚寶寶與兒童,日前也有適用的生物製劑可選擇。醫師呼籲異膚病友,不要放棄希望,多與醫師討論,一起戰勝異膚。

更多新聞推薦

石門水庫水位及蓄水率下降 北水分署:枯水期正常現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