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以綠色科技助力永續農業 工研院公益採橘回饋送暖社福

勁報/ 2024.01.26 22:56
新聞圖片

 

▲工研院連續23年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圖左起: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枋寮地區農會鄭晏昕總幹事、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高雄大社區農會秘書謝明元、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中南部分項主持人黃新鉗,以及企業志工分項主持人賴世卿。(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工研院今(1/26)日舉辦公益採橘桶柑義賣活動,獲大力卜、帆宣系統科技、工研院院友會、潘文淵基金會、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利得儀器等單位及院內同仁踴躍支持,認購超過1.8萬斤,同時義賣工研院技術協助開發之農業衍生產品,如循環友善的山蘇麵食產品、科技防蟲的友善安全草莓冰淇淋等。桶柑與農產品義賣所得利潤將全數捐贈築心之家、新竹家扶中心、藍天家園等20家社福團體。

 

▲工研院《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今年擴大範圍,推廣以工研院技術協助開發之農業衍生產品,如山蘇麵食產品、草莓冰淇淋等,也協助屏東枋寮蓮霧與高雄大社蜜棗銷售。工研院同仁熱烈響應,現場農產品銷售一空,義賣所得利潤將全數捐贈如築心之家、新竹家扶中心、藍天家園等20家社福團體。(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副總營運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桶柑義賣活動已邁入第13年,以在地當季的優質無籽桶柑作為義賣禮盒,美味好吃又可減少碳足跡。迄今累積義賣近21.8萬斤桶柑,捐贈社福團體累積超過200餘家次。除了義賣捐款之外,工研院也積極鏈結政府機構、企業夥伴、社福團體,以創新科技提升農業價值,並呼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全球一起努力,讓世界更美好。

 

工研院致力發展農工科技,落實SDG 2「消除飢餓」、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的目標,以本次推廣的山蘇麵食產品及草莓冰淇淋為例,山蘇主要分佈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用途廣泛,可供食用、藥用及觀賞用,但是一般採收僅會將15%的嫩葉作為食用銷售,其餘85%老葉廢棄堆肥,但老葉仍蘊含豐富營養價值,有鑑於此,工研院導入科技落地應用,以循環再利用提升產值,於原鄉建置「小型化複合熱能數位乾燥設備」,複合熱能節電達30%以上,大幅縮短乾燥製程時間,並導入「低溫保色乾燥技術」將山蘇粉末化,保留葉菜營養價值,讓原本要被丟棄堆肥的部分變身為1斤上千元的優質食品原料粉,目前已有多家麵食製作廠商使用其原料粉,並製成山蘇刀削麵等食品販售,成功協助原鄉原民與業者提升農作物附加價值。

 

冬天是香甜草莓盛產的季節,但常因蟲害而有過量噴灑農藥的情形。工研院與苗栗草莓農場合作,針對草莓的栽培管理與病蟲害研究其防治對策,並於生長期間開始施用生物製劑,以數位炭化技術炭化出生物炭,並搭配以生物性材料調配開發而成無毒有機資材,可抑制病菌及小型害蟲,減少化學性農藥施用,生產對環境友善及對人體無害之無毒草莓。並將賣相不佳的格外品循環利用,採用多重壓差技術萃取完整保留草莓香氣,開發出的草莓糖蜜產品延伸應用於草莓冰淇淋,無添加人工色素及香料,讓消費者能夠真正享受到天然草莓的風味,符合現代人對於健康、天然食品的追求。

 

屏東枋寮蓮霧與高雄大社蜜棗近期正逢盛產時期,為協助這些在地優質農產品,工研院特別跟「屏東枋寮地區農會及高雄大社地區農會」合作,共同推廣在地農民生產的鮮甜農產品。此外,這次活動也加入由工研院協助開發國發會輔導之中興新村地方創生育成村進駐團隊的產品,如:具產銷履歷櫛瓜、南投在地咖啡及其他地方特色物產,盼能增加產品通路,共同推廣地方特色並喚起大眾對臺灣這片土地之熱愛。

 

工研院持續推動公益科技平台,落實「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精神,將研究成果延伸應用至社會公益,凝聚內外部資源,關注地方創生與環境保育,以科技實力帶動各界齊力增進社會福祉,創造價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