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表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內的平滑肌收縮、血壓升高,可能增加急性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為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險因素,缺血型中風、出血型中風、心肌梗塞等發生率都隨著此症提高。
中風年輕化! 打呼、肥胖、睡不飽者應提高警覺
根據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明劭醫師的觀察,台灣每年新增約3萬名中風患者,其中45歲以下患者的比例從3%~5%雙倍成長至10%,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且許多人不知道枕邊人若有打呼這狀況,可能伴隨呼吸中止症,中風機率將比一般人高出3倍。
蔡醫師表示,有一名45歲的青壯年個案,由於長期忽視夜間打呼的症狀,在不知道也未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況下,無預警地發生嚴重型中風,不僅失去行動與說話能力,也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壓力。特別提醒民眾,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三大徵兆「打呼、肥胖、睡不飽」,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進行睡眠檢測。
▲ 圖說:寒流來襲小心中風!「睡眠呼吸中止」恐成為中風隱患
呼吸中止使身體缺氧 導致器官發炎、中風風險提升
蔡醫師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入睡後由於上呼吸道肌肉塌陷而導致缺氧,可能每晚驚醒超過百次,無法進入深度睡眠,進而妨礙身體正常的代謝和休息。這樣的情況使得身體堆積垃圾,引起器官和血管的發炎和受損。發炎物質通常是蛋白質,使得血液黏稠,增加心臟病、中風、高血壓、肥胖等疾病的機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每年收治超過700位新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蔡醫師表示,症狀輕微者可透過減肥、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恢復健康,而症狀較嚴重者可能需要使用陽壓呼吸器或搭配手術治療。妥善治療不僅能改善夜間打呼的問題,還能使白天更有精神。而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和血液循環,進而降低中風風險。
透過睡眠監測 及早發現異常降低中風風險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分享了一個實際案例,有次監測到呼吸器使用者上傳到雲端的中樞神經指數異常,患者經提醒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和預防性用藥,成功避免了一場中風的風險。她提醒民眾,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對健康和情緒有多方面的影響,良好的睡眠品質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