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黃溎芬/新竹報導】
工研院(24)日發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及首本「永續報告書」,突顯自主科技開發成果,如碳化矽半導體關鍵材料自主化、國內首創人工韌帶。為實現永續發展,成立「組織永續發展辦公室」,提出參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永續發展策略藍圖」,發表2022年「永續報告書」,未來將定期檢視目標及成就,邁向永續發展。
工研院劉文雄院長指出,憑藉多年角色演變,工研院一直是臺灣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為因應外部挑戰,特成立「組織永續發展辦公室」,參考SDGs提出「永續發展策略藍圖」,將SDGs融入組織文化和研發工作,並發布永續發展報告。
科技研發是工研院的核心價值,「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智慧化致能技術等領域,已經有多項成果,開發「車載擴增實境互動智慧窗」,整合具備高亮度、高透明度的透明顯示器,成功導入南臺灣第一艘亞灣智慧渡輪,帶動智慧育樂與觀光商機在「健康樂活」領域,研發「軟硬組織整合之編紡人工韌帶」技術,從上游到下游跨域整合生醫與紡織產業,可望將20元鞋帶升級為市價8萬元的人工韌帶。在「永續環境」領域,開發協助軟板產業回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實踐綠色產品生產理念;在「韌性社會」領域,打造碳化矽半導體關鍵材料產業自主化,持續深化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在「智慧化致能技術」領域,整合國產與國際大廠5G基站,自主開發智慧節能網路,協助產業進軍國際市場。
在2022年的「永續報告書」中,揭示了六大永續經營成果,如連結超過521個公協會,與154個國際夥伴建構全球重點國家區域之科技合作平台。在「社會公益」的部分,,工研院自2013年起陸續與慈濟基金會、世界展望會等組織合作,將淨水科技用於救災,目前已協助包括土耳其、波蘭、菲律賓、寮國、緬甸等受災地區,以及國內包括花蓮、臺東、蘭嶼、宜蘭等偏鄉居民。在「人才培育」部分,該年度已協助產業培育超過12,000人次。在「友善職場」部分,該年度榮獲Universum、Linkedln等機構榮獲「最佳雇主」相關獎項肯定。此外,在「淨零永續環境」的部分,工研院成立「減碳基金」,該年度投入超過9,000萬元設置減碳設備及措施,並建置太陽能板、用水及廢水回收機制等,減少2,093.9公噸碳排,相當於5.4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年度回收水量占總用水量達15.09%。
原始新聞來源 工研院發布2035技術藍圖丨聚焦智慧生活與永續發展 警政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