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腳踝久傷不理變退化,多走一步都難?全踝置換踏出健康路!

民生頭條/ 2024.01.22 11:33

記者 魏吟冰/綜合報導

腳踝是很容易受到因運動扭傷或意外受傷的部位,但一般人長覺得自己會好而置之不理,或是療程還沒結束,自己覺得不痛就沒繼續治療,久了之後有可能就會常覺得怎麼一走路腳踝就痛、或走一點腳就腫起來!高醫大附醫骨科部,同時也是台灣骨科足踝醫學會理事陳姝蓉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到此類病人,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最有可能造成的原因。

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主要非年齡增長引起,多數是因外傷造成

陳姝蓉醫師指出,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不像髖關節或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因年紀增長或過度使用所造成的,多數是因外傷造成的,如踝關節骨折或脫臼、踝韌帶損傷或長期踝關節不穩定等。其臨床表現多為走路或蹲踞時疼痛、關節活動度受限、踝關節腫脹、甚至變形。針對嚴重踝關節關節炎的病人,手術治療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踝關節融合術及人工全踝關節置換手術。

踝關節融合手術 VS 全踝關節置換術

踝關節融合手術,一直以來都是治療嚴重踝關節炎的黃金標準。病人只要周圍關節功能良好、可進行代償,且具有正常神經肌肉功能,骨癒合後就可以近乎正常的行走,疼痛改善且日常功能良好。但踝關節融合術還是有其受限之處,例如上下陡坡或樓梯時需改變步態;快跑或快走困難,姿勢改變;當兩腳皆踝關節退化需關節融合時,病人會蹲踞困難等,也會造成周邊關節長期代償而造成退化的現象。

陳姝蓉醫師指出,全踝人工關節置換術就是一個另外的選擇,國內在膝關節、髖關節人工置換術已相當穩定且成熟。相較之下,全踝關節置換手術起步比較晚,不過近年來因人工關節設計的改良,這幾年開始漸漸為醫師與病患所選擇。目前,最新已進展到第四代的人工踝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病患合併扁平足,進行全踝關節置換,半年後可出遊

高醫大附醫近來就成功進行一例難纏的嚴重踝關節退化患者,該名患者吳女士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多個關節疼痛變形,且本身又有扁平足問題,因嚴重踝關節退化走一步都困難的情形下求診,因病患強烈表達希望保有踝關節活動度,陳姝蓉醫師評估後選擇「全踝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病人活動良好,半年後就快樂地與家人外出露營旅遊。

陳姝蓉醫師進一步指出,20年來,足踝專科醫師嘗試藉由全踝人工關節來保留踝關節活動度,希望可以改善周遭關節提早退化的現象,並增進日常功能的表現。全球的全人工踝關節至少有超過十種不同的設計,目前已進展到第四代。其設計為三件式,為脛骨與距骨金屬組件加上墊片,而目前使用的墊片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來降低其耗損。全人工踝關節在超過10年的追蹤,仍有超過8成的良好預後,目前全人工踝關節已躍升成為嚴重踝關節炎病人的另一治療選項。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