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2024全球經濟撥雲見日?美國智庫籲留意5大逆風

理財周刊/ 2024.01.19 01:53

去年底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明確訊號:激進升息已經結束,暗示今年將迎來一連串的降息。此話無疑為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走過充滿考驗與擺盪的2023,市場都期待2024景氣可以回溫。

然而,布魯金斯學會提醒,目前危機尚未解除。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至2.4%,2025年微幅回升至2.7%,但整體而言 2020上半葉會是30年來全球經濟成長最弱的五年。

布魯金斯學會提到,儘管今年經濟有望軟著陸,但仍有五大逆風必須留意,包括:地緣政治風險、中國經濟放緩、脆弱經濟體財務承壓、貿易碎片化與氣候變遷。
 

逐漸升溫的地緣政治風險

首先,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已成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目前東歐與中東這兩個對世界糧食和能源供應至關重要的地區正爆發戰爭。其中,中東地區石油產量佔全球石油產量的近30%,一但中東衝突升級,可能會將能源市場推向未知的領域。另外,近月胡賽組織在紅海發起的襲擊行動已經擾亂了蘇伊士運河的運輸,該運河佔全球貨櫃運輸量的30%。

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加劇了不確定性,從而損害投資與經濟成長,此外,衝突與戰爭往往也會減損全球供應能力,並可能使通膨加劇。今年油價預計走跌,然而,一但中東衝突升級,今年油價恐比每桶81美元的基線預測上漲30%,而這將加劇通膨,並使全球經濟成長下降0.2%。
 

中國經濟放緩打擊發展中國家

再者中國經濟放緩也是一大逆風。根據金融機構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5%,將是自1990年以來,除了疫情時期之外的最低水準,可能會損害大量依賴對中貿易的已開發經濟體與開發中經濟體。布魯金斯學會指出,截至2021年底,發展中經濟體有近20%的商品出口到中國,是本世紀初份額的五倍。中國已成為大宗商品的重要進口國,尤其是那些對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商品。布魯金斯學會預測,中國經濟成長的下行風險主要與房地產產業承壓有關。如果2024年中國經濟成長比預期慢1%,全球經濟成長就可能降低0.2%,恐對向中國出口大宗商品的發展中經濟體造成相當大的損害。
 

脆弱經濟體財務壓力加劇

接著值得留意的是,根據聯準會釋出的訊號,今年有望迎來降息,但對於某些國家來說降息速度並不夠快,尤其在經濟成長尚處疲弱的環境下,部分信用評級較低的發展中經濟體將持續面臨高壓環境,2023年年底,深陷債務困境的發展中經濟體將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成長疲軟、高基準利率以及債務水平上升,可能使脆弱的發展中經濟體償債更加艱難,恐將身陷財務困境。一但發展中經濟體的財務壓力加劇,即可能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下降0.2%。
 

不可逆的全球貿易碎片化

全球貿易碎片化此一不可逆的趨勢也是全球經濟的一大隱憂。布魯金斯學會提到,貿易限制措施在去年大幅增加,而這種國家間的貿易壁壘、「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看似是對國家安全擔憂的合理政策反應,然而,諸如此類的政策走向可能會推遲全球貿易市場所需的反彈。布魯金斯學會表示,2023年全球貿易成長幾乎陷入停滯,0.2%的成長是50年來除了全球性經濟衰退之外的最差表現。儘管市場預估今年全球貿易成長將迎來反彈,但僅為疫情前十年平均的一半。部分已開發經濟體的企業正在退出全球價值鏈,並將投資轉向國內或區域供應鏈,這些趨勢對部分發展中經濟體是個壞兆頭,因為對這些經濟體來說,貿易是改善他們生活水準、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力量。
 

氣候變遷產生的蝴蝶效應

最後,中東衝突固然為全球貿易的關鍵瓶頸,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也亟需我們的關注。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過去一年行經的船舶數量大幅減少,這說明氣候變遷所產生的風險已近在眼前。此外,2023年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去年一整年一連串的乾旱、洪患、野火等天災,使氣候變遷在世界各地的影響更加顯著。氣候變遷增加了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這可能降低農業產量,進而抑制經濟成長並加劇貧窮。因氣候變遷而起的風險與損害正為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蒙上陰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