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雄哥小唱》沒有棄保,只有少數代表性總統

優傳媒/ 2024.01.15 19:49

當前大多數的民主憲政國家,都趨向實質內閣制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使得國家元首即使不代表多數民意、甚至僅為虛位,但「行政權」仍然屬於可相容結盟的多數民意。解決「少數代表性總統」,理論上,最簡單的就是恢復行政院長必須由立法院同意,重回內閣制。但在實務上,要修憲非常困難。(圖/取自網路)

 

作者/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

 

恭喜所有當選者,當選是責任的開始,任重而道遠。祝福!

 

惟必須面對出現「少數代表性總統」且差距高達20%。

 

當前選制有可能出現長期由少數意識型態群統治,而退化為階級社會,必須未雨綢繆。

 

本文作者選前發表:《過去並無「棄保」,這次或有「棄保」》、與《用仇恨團結,因包容分裂─只能以透明競合而匯流》二文,提出3項預測,果然完全實現:

 

主張和平主義的選民若不匯流,淪為意識型態決定,掌握固定數字較多的西瓜,永遠可躺著等當選。人類認知很難在短期改變,主動性「棄保」的迷思從未發生,這次一樣也沒有。這次有被動性「棄保」環境,但即使發生,規模也很微小。71.86%的正常投票率,也證明沒有足以激動「疏離群」的事件。

 

造成此結果的因素很多,就個人影響因素,柯文哲的選擇最大。

 

當前「相對多數決」的選舉制度,適合「完全兩黨制」。

 

出現多黨競爭時,會發生絕對多數的和平主義者,卻因分裂而由少數去決定的事實。

 

這次再出現「少數代表性總統」,未來如果長期持續如此,可能會發生危機。

 

如何使選舉呈現相對較佳真實?就2024、2020、以及本次選舉顯示,無法依靠人性(請另參見《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而必須靠新制度與新思維的追求。

 

「53237選民結構」論指出:當前存在很難改變的5群選民:主流意識型態群、反主流意識型態群、可變群、搖擺群、疏離群。

 

主流意識型態群的固定比例最高,就模式推算,為投票者的38.5%,即獲票下限。

 

「可變群+搖擺群」的比例雖等同於「主流意識型態群」,但這2群的特色為,不像意識型態群必然跟定單一政黨「投黨」,而會「投人、投事」,分散給各候選人,38.5%,為獲票上限。本次柯文哲獲得26.45%,已經很不容易。

 

而「反主流意識型態群」獲票下限則為23%,侯友宜雖得到超過的33.49%,仍不敵賴清德僅保本的40.05%。

 

所以,若欲改變現況,意識型態票與可變票均不可缺。否則,「主流意識型態群」就是永遠可躺著等當選的西瓜。

 

本次主流意識型態群、反主流意識型態群的主要抽象爭點仍然是「認同」、具體對象是「兩岸」、相對議題是「自衛優先」(或被擴大為「戰爭」)對「和平優先」(或被擴大為「親中」)。

 

這次「可變群+搖擺群」、也就是柯文哲的選民,有個非常明確具體的議題:「和平優先」。

 

賴清德獲票40.05%,近「主流意識型態群」鐵票的基線,可證賴清德在「可變群+搖擺群」的獲票能力僅有1.55%,非常有限。

 

侯友宜加柯文哲的得票率為 59.95%。

 

我在從前少數幾次選舉中發現「1+1 必小於2」的現象,若兩者匯流,雖不會到達 59.95%,但其參考領先已近20%,超過可能變化,一定過半而超越賴清德。

 

所以,當前臺灣存在「和平優先」的絕對多數民意,但因為選舉制度而被扭曲了。

 

這是臺灣第三次走到十字路口,在有科學指標指向下,卻再三走上顛跛的道路。

 

除了美國因特殊歷史所形成的獨特「選舉人團」制度,造成「完全兩黨制」,其他國家並無法比照。

 

當前大多數的民主憲政國家,都趨向實質內閣制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使得國家元首即使不代表多數民意、甚至僅為虛位,但「行政權」仍然屬於可相容結盟的多數民意。

 

解決「少數代表性總統」,理論上,最簡單的就是恢復行政院長必須由立法院同意,重回內閣制。但在實務上,要修憲非常困難。

 

實務上,若不須要複雜立法程序,就是在野各政黨,基於公開「競合程序」的政黨結盟與匯流。

 

我實證發現:「可變群+搖擺群」較願意支持經過「競合程序」、而非密室協商的候選人。

 

臺灣如果願意規撫各國經驗,參酌創新,發展公辦「政黨/政盟初選」,並與「不分區席位」結合,經由更深入討論與小型試辦實驗,有利所有不論在朝或在野的政黨,並為人類開拓新「問題與解決」方案。

 

以上2項制度改革,請詳見《用仇恨團結,因包容分裂─只能以透明競合而匯流》一文,在此不再贅述。

 

我國公資源投入選舉研究、人類行爲研究的規模並不小(請參閱《民調幕後的金流》),可惜與全球相同,大多數都是投入儀式行為,甚至不無消化預算、圖利個人的可能。

 

臺灣如果能夠有部分資源,能夠投入一個嚴謹科學結構的選舉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且能夠按照實驗計畫實現科學效果,將不僅是政治史,更是科學史上的探索記錄。

 

----

●參考連結

《過去並無「棄保」,這次或有「棄保」》https://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312240326114360

《用仇恨團結,因包容分裂─只能以透明競合而匯流》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91681?page=3

《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88359?page=1

《民調幕後的金流》

https://tstm.tw/Article/Detail/5231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吳統雄,臺灣民調創始人。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曾任教於台清交與美國喬治亞理工等,是喬治亞理工Adoption Modeling 研究團隊首席。歷任聯合報系資訊中心副主任、神通機構高階主管、日商科技公司總經理,因創辦電腦統計民意調查而獲得國家金鼎獎。他是第一代民歌手,擔任過廣電主持人,發表過唱片,是資深公共評論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