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人明明還活著,怎麼會精神死亡?他揭「自我放棄」5階段:死是解脫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01.14 10:00


當一個人患重大疾病或有重大創傷,容易陷入「自我放棄」的狀態,逐漸失去對外界的興趣,在失去生存意志後,走向死亡。《陪你善終》由多位臨床宗教師共同撰寫,邀請讀者跟隨臨床宗教師的腳步,走入末期病人的靈性世界,看見生死變化,進而學習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當一個人自認為失去一切希望時,就容易陷入「自我放棄」的狀態,最後甚至走向彷如精神上的死去。

朝鮮戰爭(韓戰,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時期,軍醫們發現,有些戰俘身體沒有外傷,與人交談能理性應答,也不抑鬱,卻漸漸的停止說話,失去進食的意願,然後在幾天後死亡。

歷經嚴重的心理創傷,逐漸失去對外界的興趣,在失去生存意志後,走向死亡,這種現象被稱為「自我放棄」(give-up-itis),臨床上則稱之為「精神死亡」(psychogenic death,一種心因性死亡)。

這種現象也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沉沒貨船的船員和二戰納粹集中營俘虜身上。雖然有不少案例記錄了這種現象,卻沒有人研究調查,究竟人如何走向「精神死亡」?到底過程機制或模式為何?



自我放棄5階段

於是,專研極端環境醫學與科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博士約翰‧李奇(John Leach)展開研究,2018年於《Medical Hypotheses》期刊發表研究成果,將「自我放棄」現象產生至死亡的過程,分成5階段。

第一階段: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
對外界失去興趣,避免人際接觸,退縮回到自己的小世界,變得像植物人般消極被動。這樣的退縮是一種應對方式,是為了求得內心的安寧而採取的感情重組行為。

第二階段:淡漠(Apathy)
對事物都顯得漠不關心,有很深的無力感,即使簡單的事務也做不好。看上去悶悶不樂,不同於憤怒或悲傷,而是陷入嚴重憂鬱傾向。

第三階段:喪失意志力(Aboulia)
失去意志力,什麼都不想,情緒反應遲鈍,處於缺乏生存動機的狀態。不太開口說話,經常放棄盥洗或進食,表現出自我封閉傾向,陷入更黑暗的深淵之中。

第四階段:精神失能(Psychic akinesia)
生存動機持續下降,雖然有意識,但處於極度淡漠狀態,對極端痛苦麻木不仁,即使被毆打攻擊也不會做出反應。這種極度的淡漠常出現在戰俘和船難、空難倖存者身上。

第五階段:精神死亡(Psychogenic death)
完全放棄求生意志的狀態,沒有想活下來的念頭。當一個人認為永遠無法脫離現狀時,就可能出現「死亡是唯一合理結果」的念頭。



罹癌本身就是重大心理創傷

李奇相信,這種自我放棄現象不論處於哪一個階段,都可以逆轉。如透過勞動或運動,發現、意識到自己能掌控一些情況(看到一線曙光),都能讓大腦釋放讓人感覺良好的多巴胺;有人一路陪伴,也能幫助病人走出陰影,重新找回「活下去」的熱情。

在臨床上我們也發現,某些末期病人也有類似「自我放棄」的經驗與現象。不同的是,癌末病人往往是因身體處於極端疼痛狀態下,從而引發「自我放棄」現象。但就心理層面而言,罹癌本身其實就是重大心理創傷。

在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中如此詮釋「自我放棄」——認為死亡是不得不接受的結果(無助),被動性接受死亡,以消極態度忍受身心病苦,不尋求問題之解決,認為早點死亡是解脫的最好方式;對醫療採取不合作態度,難與醫療團隊成員建立關係;臨床上出現典型的憂鬱症狀,甚至有自殺傾向的意志消沉症候群。小陳的案例故事,就是典型的「自我放棄」現象。

深陷癌末痛苦的病人,往往在幾經抗癌搏鬥之後,才頹喪的帶著身心疼痛進入安寧病房,因此,緩解症狀與提振生存意志,為照顧的首要課題。

(本文摘自/陪你善終:跟隨臨床宗教師走入靈性困擾與靈性照顧之旅/三應書訊)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