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非現金支付破6成3 2026交易目標衝10兆元

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2024.01.10 05:24
新聞圖片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購物不帶現金,改用刷卡、掃碼結帳的人數越來越多。金管會持續推動非現金支付交易,今(9)日公布未來3年的新目標,預計2026年非現金支付交易將達到80億筆,交易金額增至新台幣10兆,相當於國內每人每年約42萬元左右的花費,是採用非現金支付交易。

  為提升民眾生活便利性、經濟活動效率、交易透明度及節省現金支付處理成本等,金管會促進非現金支付交易的發展,提供民眾多元的支付方式。先前於2015年及2021年分別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5年倍增計畫」及「2023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成長50%,交易金額達新台幣6兆元」的目標。

  從金管會統計來看,去(2023)年截至11月止,國內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為新台幣6.66兆,預估全年來到7.26兆元,已順利超越目標。而去年截至11月止,交易筆數為62.62億筆,估計全年為68.32億筆,達標率為87.22%。

  金管會表示,包含ATM轉帳購物、信用卡、行動支付交易...的非現金支付金額,占民間消費總金額的比率從2019年的50.18%,逐步成長至去年前3季的63.47%,顯示非現金支付工具與民眾的日常交通、購物及旅遊娛樂等緊密結合,讓民眾充分享受科技進步及非現金支付工具帶來的方便性。

  為延續非現金支付交易推動的成果,金管會參考我國近年非現金支付統計資料、國際研究報告及主要金融機構與周邊單位意見,並考量國人日常消費金額已有60%以上運用非現金工具支付,且非現金支付市場環境發展漸趨成熟,因此訂定2026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應達80億筆,交易金額10兆元,作為未來3年的目標值。

  金管會提到,此目標還參考國際提供的數據,現階段非現金支付交易的主要國家,像是中國大陸和韓國已高達80%,英國約65%,新加坡和加拿大約63%,美國53%,法國50%,日本32%,德國則不到30%。

  金管會指出,未來3年除了繼續推廣非現金支付交易的成長外,將同步擴大小額支付應用場域,以及各地區域性商圈市集等非現金支付場景,規畫與相關部會共同合作,增加民眾可使用非現金支付的商家業者,讓民眾日常生活更方便。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