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視察東光國小通學廊道及新豐街改善計畫 林右昌:中央今年補助逾2.8億 支持基隆改善人行環境

CNMA新聞聯合網/ 2023.12.29 08:00
記者:李宥漮 內政部報導

內政部長林右昌(28)日視察基隆市「信義區東光國小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及「新豐街交通設施改善計畫」。林右昌表示,中央全力支持地方提升道路品質與校園周邊用路人安全,今(112)年累積補助基隆約2億8,128萬元,今日視察的兩案都位於學區附近,改善後將提供讓學童、家長及學校都能安心行走且舒適的通行環境。
林右昌表示,中央相當重視學童的通學安全及用路人權益,今日視察的東信路236巷是東光國小學生及山上社區往來市區的主要路徑,現況路寬僅4.5公尺,時常有人車爭道的危險情況發生,市府為改善這個現象已提出改善計畫,預計新設2米淨寬的實體人行道,工程總經費1,911萬元,中央補助1,567萬元、82%,預定113年9月底完工,讓通學環境及民眾行走的空間可以落實人車分道,以及改善校門口空間,讓當地民眾在接送小朋友上下學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更舒適、安全環境。
林右昌表示,東信路改善計畫攸關人本行走環境的營造,除通學使用外,應朝向棧道系統來推動,讓一般民眾也可以共同適用。在此,也提醒市政府要將夜間照明、棧道系統應採用防潮、防滑材質,在階梯間距部分也要把長者的通行需求一併納入考量,多傾聽在地民眾、民意代表的意見,都可以作為市政府後續規劃設計的參考,若後續細設階段有增加需求,可再申請調整經費,請市府積極推動,早日完成東光國小周邊通學及人本環境的改善工作,以保障整體通行品質及安全。
此外,今日也視察「新豐街交通設施改善計畫」,林右昌提到,新豐街往北可至八斗子漁港,往南可至深溪路及深美街口,全長1.5公里,路寬約12公尺,沿途經過基隆市立八斗高中,道路兩側都有大型社區,有許多深美國小及海洋大學的學生居住,是學生通學重要路徑,不過目前僅部分路段設有人行道且缺乏串聯,因此市府檢討後提出改善計畫,將增設標線型人行道、路口號誌、無障礙及電纜線地下化等,以提供更安全、美觀、無障礙且串連的人行環境,讓用路人往來更安心。本案所需經費2,328萬元,中央補助1,909萬元、82%,預計113年底完工。
林右昌指出,新豐街停車的需求應該要納入整體改善規劃內,八期重劃區要有替代道路,不要只走新豐街,才能緩解在地一定比例的車流跟交通壓力,請市政府必須要進行更細緻的評估,特別是現況道路環境已經很狹窄,周邊又有電桿、號誌會阻礙通行,若能善用補助經費,推動電線、電纜等下地工作,要讓民眾能夠實質感受到通行環境及品質確實有改善,這才是改善的關鍵及重點,後續也會請國土管理署給予規劃設計上的專業協助作為市政府的推動參考,也請地方民意代表必須要與市政府討論,檢視實際需要進行改善的地方,要讓政府經費花在應該花的地方及達到補助效益。
中央與地方合作 推動4年400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
林右昌指出,為改善日常生活、通學的人本環境,內政部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與「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今(112)年基隆市已核定18案,計畫金額約3億4,307萬元,中央補助約2億8,128萬元、82%,請市府團隊加速推動,以完善人行、通學環境安全與品質。
林右昌強調,立法院已經通過總預算,中央將從明(113)年至116年編列400億元,接續推動人行環境軟、硬體的改善。重申中央現階段的政策方向就是希望地方政府做整體且完善的規劃及改善措施,中央經費預算是充足的,請地方積極檢視及提案,內政部都可以給予支持。在此,請市政府、公所、地方民意代表及民眾一同來檢視轄區內道路建設,透過全面性及系統性的盤點,針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就盡量提出來,中央也會給予支持,讓我們一起為完善生活環境來打拼,以保障各類族群的通行權益,並強化人車安全。另有關今日地方民眾就基隆在地交通所提出的建議,也請市政府審慎評估,並向中央提報計畫及爭取經費。
林右昌現場也針對營造業缺工部分提出說明,因為現在公共工程及民間經濟的發展,相關的建築計畫非常多,所以今年內政部就有跟勞動部來討論有關營造業移工的開放及引進,很高興勞動部也支持。今年已核定1.5萬名移工,目前也都開放申請,第一階段已經核配1萬餘名,還有4千多名,符合資格的營造業者只要增加安定就業的費用,就可以把現行移工的比例由30%提升到40%,另外也取消甲等營造業核配打9折的限制,請有需要的營造業者能夠積極申請,明(113)年也會視狀況向勞動部再提案爭取增加移工名額,以紓解國內營造業缺工情形,對業界發展也會有所幫助。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內政部長林右昌、基隆市政府簡任秘書黃毅維、基隆市議員何淑萍、陳宜、陳軍佐、張顥瀚、許睿慈、鄭文婷、韓世昱、東光國小校長顏安秀及家長會長高弘威、國土管理署副總工程司蘇建隆、東信里長賴姵綺、新豐里長丁麗娜、等共同參與。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