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腸道除了能消化、吸收食物營養,腸道黏膜更是身體重要的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中。若腸道黏膜受損,就可能形成腸漏症,造成便祕、腹部不適等問題。
7歲的陳小弟弟長期便祕,排便型態也是一顆一顆的羊便便,儘管已經做過兒童健檢,也根據過敏原報告盡量避開可能過敏原,腸胃不適的症狀卻始終沒緩解,甚至第二次複檢224項急慢性食物過敏原檢項時,出現較前一次更多的過敏原,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那是因為腸黏膜沒有確實修復,因此過敏反應才無法緩解。
腸漏症怎麼辦?避開過敏原+修復腸黏膜是重點
人體腸道除了能消化、吸收食物營養,腸道黏膜更是身體重要的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中。蘇聖傑醫師解釋,陳小弟弟的狀況,即是因為腸黏膜受損,形成腸漏症,所以無法阻止過敏原、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質滲透進血液中,才會造成不管怎麼避開過敏原,還是有便祕、腹部不適的原因,甚至因為屏障大開,導致過敏原越來越多。
蘇聖傑進一步解釋,不少人想到腸漏症,都以為是因為有特定過敏原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才會造成便祕、腹瀉、皮膚癢等症狀,但其實源頭也可能是因為壓力、藥物、酒精、放射線等其他原因,此時若腸黏膜修復過程趕不及破損速度,即會形成腸漏症,若食物未被完全分解,其中的的蛋白分子便會從縫隙進入血液,引發過敏反應。
這也能解釋為何陳小弟弟回診時過敏原反而變多的原因,因為吃什麼食物都會穿透腸道黏膜,自然會使身體產生抗體、出現發炎反應。因此,有腸漏症時,並非只要不吃過敏原即可,修復腸黏膜,使屏障完整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營養素支持黏膜修復,顧好「腸」健康有方法
想要修復腸黏膜,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增加黏膜的修復能力,從不同面向提供腸道支援,比如補充修復腸道黏膜的營養品,如麩醯胺酸、益生質、益生菌等,來支持黏膜細胞的修復。蘇聖傑比喻,如同燙傷的人會使用人工皮覆蓋傷口、避免暴露,腸黏膜也需要有營養素的支持,以利生成、穩定腸道黏膜。
蘇聖傑也提醒,修復腸黏膜之餘,最重要的還是平時透過良好的生活型態預防腸道黏膜受傷,建議飲食上盡量減少過多的精緻加工食品、注意三餐營養均衡,且有固定的運動習慣,也別忘記做好壓力管理,才能顧好「腸」健康。
👉推薦閱讀:疾病起於腸道,肥胖也不例外!吳佳鴻醫師:修復腸漏降低發炎
【延伸閱讀】
冬天低溫害手腳冰冷,必知8大原因!張宜臻營養師:補充4大營養素從頭暖到腳
黑巧克力不只護心,還能降低中風風險!趙函穎營養師:必知巧克力4大好處
每10分鐘就有1人發生腦中風!林世航營養師:飲食4要訣,遠離腦中風威脅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31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