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打造永續全新嘉義市 黃敏惠施政五周年率團隊齊呼新永續 出發!

新頭條/ 2023.12.26 18:34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在台灣地方自治史上寫下新頁,創下同一人四度當選同一縣市首長的嘉義市長黃敏惠,今(26)日在市政府中庭以「新永續・出發!」為題,舉辦就職五周年記者會,黃敏惠感謝所有市民的支持與肯定,與市府團隊「共同寫歷史、作伙拼未來」,強調未來將透過「跨域交流、城市加速、影響擴大」三部曲,建構全齡共享 世代宜居的幸福嘉義市。

黃敏惠5年市長任內施政成績表現亮眼,今年更是屢次獲獎,綻放榮耀光芒。不僅連續第3年勇奪「永續城市特優獎」最高榮譽、連2年蟬聯「最佳首長信任獎」;在《天下雜誌》「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中,並以81.1高分名列施政滿意度全國第一;《遠見雜誌》發布〈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亦展現堅實民意基礎,以滿意度77.8%,施政分數76.6分再度蟬聯五星市長殊榮。

在市政建設成果方面,嘉義市接連推動重大橋樑如通港橋及軍輝橋改建,打通番仔溝橋通洪斷面;以東義路及盧山橋改建工程改善區域的積淹水問題,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及優良工程金安獎雙金肯定。持續整建雨水下水道,建置率已近8成,污水下水道接管戶數,5年來突破萬戶飆升近20倍。

黃敏惠進一步表示,市區鐵路高架化縫合鐵路沿線兩側發展,是翻轉城市重要契機。湖子內區段徵收各大公共工程陸續動土完工,形塑優質生活環境,已成為嘉義市新興蛋黃區。位居市區精華地段的建國二村、復興新村以市地重劃,帶動東區大進步;推進民族國小西側土地公辦都更,成為中彰雲嘉首件公辦都更成功招商案例;除「友忠好室」、「博愛安居」、「安寮好室」3處500戶社會住宅,嘉義市配合中央再提供三處公有土地興建社宅,落實居住正義。


▲市長黃敏惠向現場滿滿的市民及貴賓詳細一一分享施政心得。(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此外,嘉義市積極打造低碳永續的健康家園,讓永續植基於生活。引以為傲的100%市區電動公車自2020年上線以來搭乘人次5倍成長,突破60萬;全市共146站的公共自行車Youbike,里里有站點,上線至今突破415萬騎乘人次,周轉率每車超過4轉,是非六都第1名;迄今「零」單車失竊率紀錄,全國唯一。嘉義市積極爭取交通平權,嘉義TPASS 399通勤月票也將在明年1月啟用,服務範圍擴及雲嘉嘉南,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碳排放。

除建構優質的大環境,市府團隊以人為本,透過軟硬體建設,從幼到老多元照顧每個人的身心靈的健康,並關注弱勢族群的福祉。將提供民眾優質且多元運動及休憩環境。 2023年生育津貼大躍進,每位新生兒的生育津貼從1萬4,000元提高為2萬2,000元;領先全國,編列預算讓嘉義市國中生都可以免費接種HPV疫苗。啟動全國第一個「樂齡勇壯城」,帶領50歲以上勇壯族勇敢追夢、享受第3人生,更以全台首創「樂齡勇壯口腔保健選拔賽」,鼓勵銀髮族注意口腔保健,維持生活品質。增編7000多萬元經費,積極推動多元身障福利服務,促進社會參與。

軟體建設推陳出新,硬體建設也不間斷,嘉義市成功爭取東西區各一運動場館,西區全民運動館於今(2023)年11月開工動土,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工。創造公園城市生活,嘉義市首座寵物公園今年於東區的綠映水漾公園正式啟用,明年西區也將再增設一處寵物公園,提供毛親子同樂空間。繼文化公園IKEA快閃店,番仔溝公園內老屋新生,全新品牌概念店「Day Day」串連文創園區與番仔溝公園「雙園計畫」起點,帶動文化新絲路計畫啟航。

嘉義市也首創以縣市層級課程治理,發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教育指引,全市國中小各校據以發展特色課程;市府也跨局處成立「嘉義市食農教育推動會」結合產官學力量共商嘉義市2023至2027年食農教育執行政策,今年起全市國中小學學校午餐採用幸福嘉義米,支持在地農業及國產優質米糧,減少碳足跡。

黃敏惠表示,當永續扎根教育,永續的觀念也逐漸滲透至生活中的每個層面,就有帶動產業轉型的力量。阿里山林業奠定嘉義市「木都1.0」基礎,推動「舊屋力計畫」、「老屋卸妝計畫」十年有成,許多年輕人返鄉移嘉創業,重新打理老屋經營新形態的餐飲業、咖啡廳,創造「老屋經濟」,同時也持續發揮木屋固碳的價值; 嘉義舊監宿舍群則「以修代租」,建立「木都 2.0 工作聚落」,以地方創生助攻城市創新。

黃敏惠說明,為達成國家2050淨零排放目標,市府已擬定「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公部門將帶頭全面落實部門節電、綠色採購、持續推廣電動化或無碳化運具、加強宣導資源循環再利用,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旅宿業將停止供應一次性備品等。更在湖子內打造「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包括底渣再利用廠、飛灰穩定化物暫存場、資源回收細分類廠、廚餘再利用廠及灰渣掩埋場等五大工程,未來完工後可確保嘉義市垃圾自主處理能力,並創造綠金經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